中药猪苓除了消肿还能怎么用? 猪苓对肝癌的作用

6890℃ BETTY

中药猪苓除了消肿还能怎么用?猪苓对肝癌的作用

利水消肿中药配方有哪些?

一般利水消肿的中药都是归脾经的,中医讲:脾能运化水湿。

能利水消肿的方子很多,比如五苓散、猪苓汤类,

常用中药有:

薏苡仁:本品淡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可用薏苡仁、茯苓、白术、黄芪等药。

茯苓:水肿。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薏苡仁与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然薏苡仁性凉而清热,排脓消痈,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猪苓: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未,热水调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常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 猪苓药性沉降,入肾、膀胱经,善通利水道, 配生地、滑石、木通等,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如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

能利水消肿的中药还很多,比如车前子,冬瓜皮、泽泻、泽膝、滑石、通草、茵陈、金钱草...象车前草、金钱草等之类的也可以泡水喝。

中医讲究辨证适治,中药也必须是”对症”的才有效啊,所以你应该找个好点的中医大夫看看,然后决定用什么药,用什么方,选药乱用,可能会没效果。

赶紧去看看吧,有病了别拖着!祝你健康快乐!

中药里那些可以外用并消炎消肿及用法?

清热解毒消炎药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得最频繁的一种药,但清热解毒消炎药种类繁多,治疗也各有则重,我们不能一看是这类药就随便服用,最好要做到对症下药。如牛黄解毒片、黄连解毒丸、消炎解毒丸、六神丸、冰硼散(外用),这些药都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一般上火了,都可以服用这些药。三黄丸、黄连上清丸、香连丸,又偏重于清热泻火,通便开窍。还有专治咽喉的含片,如草珊瑚,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只适用于轻微咽喉痛)。鼻炎片只类药物只适用治疗鼻炎。还有专门接蛇毒的南同蛇药片,祁门蛇药片。另外,还有一些妇科消炎药。所以平时用药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症状,吃对药,免得越吃病越多。牛黄解毒片〔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0.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0.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六神丸〔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 ,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冰硼散〔组成〕冰片、硼砂(炒)、玄明粉、朱砂。〔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实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法用量〕外用,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消炎解毒丸〔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鼻炎片〔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防风、荆芥、连翘、黄柏、野菊花、知母、桔梗、五味子、甘草。〔功能〕清热,散风,消肿,通窃。〔主治〕急慢性鼻炎及副鼻窦炎。〔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4次,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祁门蛇药片〔组成〕半边莲、凌霄花根皮、青木香、射干、杏香兔耳风、大蓟。〔功能〕解蛇毒,消炎。〔主治〕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蝮蛇、眼镜蛇等毒蛇蛟伤。〔用法用量〕口服,首次10片,以后每次5~8片,每日4次,嚼碎温开水送下。 黄连解毒丸〔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金银花、升麻、防风、牛蒡子、赤芍、当归、甘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三焦火盛所致疮疡初起红肿疼痛、痘疹肿毒、大便秘结、口舌糜烂、目赤肿痛、烦燥发热等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三黄丸〔组成〕大黄、黄连、黄芩。〔功能〕清热泻火,消积导滞,退黄通便,止血祛淤。〔主治〕三焦热蕴所致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下痞满、心膈烦躁、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痔疮下血。〔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孕妇服脾虚便溏者忌服。 牛黄清心丸〔组成〕牛黄、栀子、黄连、黄芩、郁金、朱砂。〔功能〕清心镇惊,泻火解毒,化痰开窍。〔主治〕痰热壅盛,热入心包所致谵语烦躁、高热昏迷、头晕目眩、惊痫抽搐、喉呜痰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水送下。小儿酌减。凡虚脱之症禁用。 芎菊上清丸〔组成〕川芎、菊花、防风、荆芥、薄荷、黄柏、黄芩、栀子、滑石、桔梗、甘草。〔功能〕散风清热。〔主治〕上焦风热所致头痛、头晕、暴发火眼、鼻塞、耳鸣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擦癣药水〔组成〕斑蝥、紫荆皮、大枫子、百部、花椒。〔功能〕祛风,解毒,止痒。〔主治〕风癣,湿癣,金钱癣,牛皮癣。〔用法用量〕外用。擦抹患处。 香连丸〔组成〕黄连(吴茱萸制)、木香。〔功能〕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主治〕湿热内滞大肠引起的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妇炎平〔组成〕蛇床子、苦参、苦木、冰片、薄荷脑。〔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主治〕滴虫、霉菌、细菌引起的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炎等。〔用法用量〕外用,每次1~2粒,睡前洗患部,置于阴道深部内(外阴炎患者打开胶囊,将药粉撒涂于患处),应连续使用,一般10天为1疗程。孕妇慎用。月经期及经净3天内停用。 洁尔阴洗液〔组成〕黄柏、苦参、苍术等。〔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主治〕用于淋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及搔痒症,湿疹,体癣,神经性皮炎,脚气。〔用法用量〕妇女阴部搔痒,用温开水稀释成10%浓度,采用阴道冲洗或坐浴;重症可加大剂量。皮肤炎,先将皮肤湿润,直接涂擦患处,并轻揉5分钟,洗净即可;重者可洗后直接涂擦。每日2~3次,2周为1疗程。 健民咽喉片〔组成〕玄参、生地、麦冬、桔梗、胖大海、板蓝根、藏青果等。〔功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唾液及唾液蛋白分泌,减轻炎性组织所致的疼痛,对急性炎症的渗出和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清咽爽喉、润肺利咽,滋阴止渴,祛痰镇咳。 〔主治〕急慢性咽炎。〔用法用量〕每小时含服2~4片。每日总量16~20片,小儿酌减。3~6日为1疗程,一般以两个疗程为宜 。 草珊瑚含片〔组成〕略。〔功能〕抗菌消炎,止血止痛。〔主治〕口腔咽喉炎症。〔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2片,每小时2~4片,每日10~20片。 喉痛消炎丸〔组成〕人工牛黄、冰片、雄黄、珍珠、青黛、蟾酥等。〔功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量〕含服,每次5~10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孕妇慎服。 绿药膏〔组成〕略。〔功能〕抗菌排脓。〔主治〕皮炎、疮疖、冻疮、烫伤、烧伤及蚊叮虫咬等引起的感染、溃疡等。〔用法用量〕外用,搽于洗净患处,每日2~3次。 板蓝根冲剂〔组成〕板蓝根、大青叶。〔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多种发热性疾病: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肝炎、麻疹、扁桃腺炎;咽喉肿痛等。〔用法用量〕口服,散剂,每次1~2袋;块剂,每次1~2块。均为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用于预防流感、乙脑时,可每天服1块或1袋,连服5天,风寒感冒不宜服。 南通蛇药片〔组成〕略。〔功能〕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毒蛇、毒虫咬伤。〔用法用量〕毒蛇咬伤:立即取药20片捻碎,用温开水(加入少量黄酒则效果更好)送服,以后每隔6小时 再照此法服10片,直至蛇毒症状消失。毒虫咬伤:取药片适量捻碎,用水调开成糊状后外搽伤处,一般不需内服。〔注意事项〕①被毒蛇咬伤后,为防止蛇毒随血液循环在体内扩散,首先应在伤口的上端(靠近心脏的一端)肢体上绑扎止血带(可用手帕、布条代替)以阻止毒素吸收,并立即设法将伤口挑破,吸挤出带毒血液,可能的话,应使用淡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毒素。 ②在进行伤口处理同时,可尽早将本品捻碎服下。

请问茯苓、猪苓、泽泻三药怎么区别使用?

首先它们常相须为用,协同利水,均能利水渗湿消肿,其中以猪苓利水作用最强,泽泻略胜于茯苓。因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肾经,能健脾宁心安神。其能补能泻,泻中有补,补心脾不滞湿,利小便不伤正,补利兼行,标本兼顾,性能平和,实为利水要药。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但不及茯苓之补。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其性寒能泄肾及膀胱之热,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从五苓散的组方用量看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直达膀胱为君药,茯苓、猪苓以增强泽泻利水蠲饮之功为臣药。从猪苓汤看猪苓、茯苓、泽泻用量一样,但猪苓利水渗湿尤重于茯苓、泽泻从归经角度看泽泻,猪苓都能归膀胱经脉!所以经方的五苓散,猪苓汤分别以泽泻,猪苓为君药。内经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揭示了膀胱才是水湿的汇集的地方处及出路。

吃猪苓会导致氯化物下降吗?比如血钠下降

您好,吃猪苓会导致氯化物下降吗?比如血钠下降

猪苓有很好利尿作用由于对肾小管水钠从吸收有抑制作用.同时有抑制

肿瘤作用.肿瘤化疗有很多毒素需要排出体外,猪苓有这方面的作用,可以

把化疗的毒素排除.在化疗的治疗过程不必担心猪苓排钾,钠的作用,更不会

导致酸中毒.肿瘤化疗配合中药猪苓服用利水的过程即排除毒素又调解化疗

电解质的紊乱,起到碱化作用,同时又增强免疫力.配合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