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银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理地球公转季节图

491℃ IRMA

地球绕银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理地球公转季节图

太阳为什么要绕银河系中心公转?

我们知道,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有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这个太阳系是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形成。

[知识讲解]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每年的 365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 6 小时,故 4 年一润, 闰年为 366 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 (2)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30 千米。 (3)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 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 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52 亿千米,最近是 1.47 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 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 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 能,最大可相差到 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 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 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 位置的周年变化。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 H 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 高度为 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例: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 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 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 24 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 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 “谷雨前后 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 月) 、夏(6、7、8 月) 、秋(9、10、11 月) 、冬(12、1、2 月) ③西方四季: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地理意义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转(自西向东)

自转:地球自己转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夜都不等长。也就是说,在赤道上,每天的昼夜是等长的,白天12小时,黑夜12小时;每天6点日出, 18点日落。但是事实上是否真的完全如此呢?

如果太阳是一个发光的亮点,即没有明显的视半径;如果大气没有折光作用,即光线始终是直线前进的,那么昼半球和夜半球都是严格的半球,晨昏线是一个严格的大圆。同时晨昏线(圈)平面刚好通过地心。在这种条件下,可以说在赤道上全年每天都是昼夜等长的。

但是,实际上太阳并非一个光点,而是一个有16′视半径的“圆球”,也就是说,当太阳的上缘同地平圈相切时,太阳中心实际还在地平以下16′。而人们习惯上又是以太阳上缘升到地平线时为日出,以太阳上缘落到地平线时日落。地球自转经过这16′,需要1分4秒钟,这样,“日出”就提前1分4秒,“日落”又推迟1分4秒。白昼就加长了2分8秒钟,黑夜就相应缩短2分8秒钟,即变成了昼长12时2分8秒,夜长是11时57分52秒。

地球周围有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大气对光线有折光作用。一般来自地平的光线有34′的折光差。也就是说,当太阳中心还在地平圈以下34′时,我们就已经看到太阳上缘与地平相切了;当太阳中心落到地平以下34′时,我们才看到它的上缘与地平相切。而地球自转这34′又需要2分16秒钟。这样,日出就提早2分16秒,日落就相应推迟2分16秒,两者加起来,白昼就长了4分32秒,黑夜就缩短了4分32秒。

大气对太阳光线除有34′的折光差外,还有6°的晨昏蒙影。即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使昼半球上空的部分阳光进入夜半球的边缘上空,这一部分阳光,使夜半球的四周边缘处于半光明状态,这在日出前叫晨光,日落后叫昏影。因此,太阳中心还在地平以下6°时,我们已经看到天空有微光了;当太阳中心落到地平以下6°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天空有亮光。而地球自转这6°,需要24分钟。这样,一天中,日出前的24分钟和日落后的24分钟都应是“白天”。白天应为12小时48分,黑夜为11时12分。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来看,地球赤道上每天的昼夜并不等长。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使问题简化起见,人们还是可以把赤道上每天的昼夜看成是等长的,各12小时,每天6点日出, 18点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