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环戊二烯膦酸氢铵溶液呈什么性 环戊二烯酸性强的原因

1098℃ LUZ

一氯环戊二烯膦酸氢铵溶液呈什么性环戊二烯酸性强的原因

bacl2.baco3.baso4呈什么性

(内1)CuSO4(1分),CuSO4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

(2)BaSO4、容BaCO3;

(3)Na2SO4、BaCl2、Na2CO3 或Na2SO4、BaCl2、BaCO3 或Na2SO4、BaCl2、Na2CO3、BaCO3

希望帮助得到你。。。

急!!!农药显什么性(酸?碱?

农药的酸碱性是根据酸碱度(ph值)区分的使用时要注意标签说明从常用的农药看,属碱性的农药主要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尤以石硫合剂的碱性为强,在有中成农药中,对碱性敏感的属绝大多数,如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这类农药很容易受碱分解,如马拉硫磷、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西维因等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的。凡是能与石硫合剂混用的农药,一般均可与波尔多液混用。

当前作为酸性农药主要有纯度不高的或经久贮存的敌百强虫、久效磷、磷胺水剂等。有机硫杀菌剂中很多是对酸性敏感的药剂,如多菌灵、萎锈灵等,福美又系统的多种杀菌剂对酸反应不稳定,代森锌、波尔多液遇酸易分解。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一、熔化与凝固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固。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根据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把固体分为两类: 、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即有无熔点。

3、晶体举例:金属、食盐、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冰……。

非晶体举例:松香、塑料、橡胶、玻璃、蜂蜡……。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

5、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 态,当物质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 态,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 态。

8、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冰 、海波 。

二、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也称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 、 。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

汽化的方式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相同点 都是由液态变成固态;都是吸热的过程。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

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6、沸点是液体 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 ,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酒精的沸点 。

8、液化的两种方法: 、 。

9、液体蒸发可降温,气体液化可供热。试举例说明:

三、升华与凝华

1、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 需要吸收热量, 需要放出热量。

2、完成物态变化过程图:

3、自然现象中水的物态变化:

云: 、雨: 、雾: 露: 、雪: 、霜:

冰雹: 。请说出除云雨外的现象发生的季节:

4、请描述云雨形成的过程:

四、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注意:物质并不是全由分子构成)

分子体积和质量都极小。(用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分子)

2、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处于不停的 之中。

3、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

4、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能发生该现象,只不过快慢不同, 最快 最慢。

5、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6、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物体的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7、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1)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 发生了变化。

(2)一般物质不同状态时微粒之间的空隙关系:固 液 气。

(3)汽化、升华都是一种扩散现象。

五、物质的溶解性(物理性质)

1、 溶解是一种扩散现象,它的结果是形成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物质的溶解能力称为溶解性。

2、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所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 ①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4、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5、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例: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吸热,例:

6、影响固体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的高低、颗粒的大小、是否搅拌、溶质溶剂的量。

六、物质的酸碱性

1、酸性物质:酸、其他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碱、其他碱性物质。

2、强酸、强碱都具有 性,例如: 。

3、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1)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 。

记忆口诀:溶液酸中碱,石蕊红紫蓝。

(2)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称酸碱度,测定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 。

(3)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它的范围为 。酸性越强 ,碱性越强 。

(4)酒精、水、食盐水、蔗糖水为中性物质。洗涤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具碱性。醋、果酱、汽水、可乐、水果等具酸性。

七、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 。物质状态、形态的变化、物质的溶解等。

2、化学变化: 。生锈、腐烂、燃烧、石灰水变浑等。

3、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可以不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必定发生物理变化。

4、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吸水性、密度……。

5、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还原性……。

注意:判断性质要从它对应的变化着手。

环戊二烯有明显的酸性,为什么

由于环戊二烯负离子为4n+2体系,具有芳香性,所以环戊二烯易解离出氢离子,酸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