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藏万物,万物守山川,山川养万物,万事万物,相生相息,相生相克,啥意思?

4558℃ JULIE

天地藏万物,万物守山川,山川养万物,万事万物,相生相息,相生相克,啥意思?

道德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

  整段:

  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把握着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运用其光芒,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绝的“常道”。

世间万物存归于一切之上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要源论的问题,世间的万事万物皆由本源本性本来演化而来,本源本性本来是三位一体的大智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不存在过去未来的状态。世间万事万物皆生于此回归于此。

《清微三品大乘度劫真经》:现今宇宙生成之前,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晶无光无经无维。虚无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物质的基本,道贯通物质的内外,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在无限里永恒存在,他是道的基础,绝对的真实,生命之本,自然的灵魂。是一切物质的主宰和本源。在穆斯林的心中,他就是真主安拉。在旧约圣经里,他就是上帝耶和华。在印度教里,他就是梵天,在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里,他的形象就是元始天尊。在萨满教里,他就是长生天。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于空瀚之中,玄虚之处,消息化机,氤蕴融熔,阴阳五行造化其形,万神开始生于无极之中,时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际,天光冥远。浩漫太虚中,物化盈亏相生相克,若浮若况,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没纷纭,先天神祇飘荡无凭。万物销铄咸灭。时无极圣众、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坏法身,遇此劫会,被混沌销铄,渐丧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会永失无存,拔尽本根。万众只有仰靠元始祖尊开创新宇,托付真身。

天下交泰万物全 自荣自养自然全 森罗万象皆精彩 事事称心谢圣贤是什么意思

风调雨顺万物繁茂,一切变化顺应自然,万事万物焕然出彩,事事如意答谢贤人君子。

此签意思。凡事大吉无危也。

解析:天生万物。谋望皆通。福德相助。瑞气匆匆。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是什么意思

解释:

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

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和私护。

出处: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译者:

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

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释义:

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

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

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无名,是指无形无象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3235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所以叫无名。《道德经》云:“道常无名。”

无名指有功是而不为名。《道德经》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有,也是指无名之意。

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己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扩展资料: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介: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

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纯正理论学说,无神话色彩。经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语。

《清静经》五百八十字左右。篇幅虽短,却是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编入《早坛功课经》之中。全真道士领受初真戒时,也必须诵习此经。因此,《清静经》在后来的道教中,被视为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由於一般人思维的局限性,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并无法深入剖析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

正因为”道”本身是难以言说,所以在《清静经》里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抽象。

但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道,是「一」之上,不可言说者,为体。

德,是道所衍生的万物一切,事物的存在规律,为用,而生生不息即是道体的作用,道存在於天地之间的生命意义。 

《清静经》有杜光庭、王道渊、侯善渊、王元晖、白玉蟾、无名氏、李道纯以及默然子等多种注本,均收入《正统道藏》。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经典。

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