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至少5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至少5种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种类?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有哪些

4899℃ THELMA

列举至少5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至少5种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种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风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

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场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距离不够;拦车网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其它;

扩展资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

如消防;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如放火等); 2、如构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按照事故的4m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及较差的管理。在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资料机械伤害搜狗百科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1.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主观,物的不安全状态属于客观。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动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静态的。

3.人的不安全行为较难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可控的。

安全规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就是有人不遵守,拿生命当儿戏,血的教训没能唤醒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的自觉性。截止目前误操作事故还在发生,不遵守规章制度发生的各种不安全现象还在我们的生活中重演,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把遵守安全规程作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危险行为反映在许多层面,一般就是指人所主要表现出去的影响安全性的个人行为,例如在工作中全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失误而造成 工作人员,机器设备损害自身安全事故的产生,全是归属于危险行为。另外,还包含技术性原因,人体或心态等原因。那麼人的危险行为还包含什么呢?

space

一、实际操作不正确,忽略安全性,忽略警示

1、未经审批同意启动、停业整顿、挪动设备;

2、启动、停业整顿设备时未给数据信号;

3、电源开关未卡紧,导致出现意外旋转、接电源或泄露等;

4、忘掉关掉机器设备;

5、忽略警示标志、警示数据信号;

6、实际操作不正确(指按键、闸阀、搬手、把手等的实际操作)

space

7、飞奔工作;

8、送料或给料速率过快;

9、机械设备限速运行;

10、交通违章驶车;

11、喝醉酒工作;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床工作时,手伸入冲压模具;

14、产品工件拧紧不稳固;

15、用空气压缩吹铁销;

16、其他。

space

二、导致保险装置无效:

1、拆卸了保险装置;2、保险装置阻塞,失去了功效;3、调节的不正确导致保险装置无效;4、其他。三、应用不安全防护设备:1、临时性应用不坚固的设备;2、应用无保险装置的机器设备;3、其他。四、手替代专用工具实际操作:1、用力替代手动工具;2、用力清除切削;3、无需工装夹具固定不动、用力拿产品工件开展机械加工;五、物件(指制成品、半成品加工、原材料、专用工具、切削和生产用具等)储放不善。六、探险进到风险场地:1、探险进到导流洞;2、贴近溢料处(无安全设备);3、砍伐、集材、运材、装货时,未离危险地带;4、没经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容许进到汕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刚开始工作;6、急于求成数据信号;7、调车场限速上车时;8、易燃易爆物品场所用火;9、擅自乘坐矿用车;10、在提升绞车道走动;11、未立即了望;七、攀、坐不安全部位(如服务平台防护栏、轿车隔板、起重机起重吊钩)

八、在吊装物下工作、滞留;九、设备运行时给油、维修、查验、调节、电焊焊接、清理等工作中;十、有分散化专注力个人行为;十一、在务必应用本人防护用具的工作或场所中,忽略其应用:1、未戴防护眼镜或面具;2、未戴防割手套;3、未穿防护鞋;4、未戴安全头盔;5、未配戴吸气护膝;6、未配戴保险带;7、未戴工帽;8、其他。十二、不安全着装:1、在有转动零部件的机器设备旁工作越过肥厚服饰;2、控制含有转动构件的机器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十三、对易燃性、易燃易爆等危险品错误处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安全的人为因素,是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设备的损伤及事故发生的行为。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

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