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热物用塑料袋中毒? 塑料中毒吃什么可以解

4222℃ MARC

怎么避免热物用塑料袋中毒?塑料中毒吃什么可以解

热的食物用塑料袋会有毒吗?

塑料袋的材质而论,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没毒,其余很多耐高温的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聚氯

乙烯(PVC)不耐高温,加热时可能会产生氯气,氯化氢等,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这样的塑料

袋装熟食遇到高温,毒素很快溶入食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容易致癌。

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

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塑料的基本性能:

1. 质轻、比强度高。

2.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3.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

4. 减摩、耐磨性能好。

5. 透光及防护性能。

6. 减震、消音性能优良。

塑料的用途:

1. 农业方面:大量塑料被用于制造地膜、育秧薄膜、大棚膜和排灌管道、鱼网、养殖浮漂等。    

2. 工业方面:电气和电于工业广泛使用塑料制作绝缘材料和封装材料。

用塑料袋 装很热的食物有没有危害

塑料袋多以聚氯乙烯为原料加工而成,而且多为再生塑料,遇到高温,尤其是热腾腾的稀饭、面食这些温度约90℃左右的食品时,会释放出氯等有毒物质,用久了会引起慢性中毒。

塑料袋加热中毒怎么解毒

塑料袋加热中毒,很可能是由于吸入了产生了气体,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中毒症状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急性中毒情况危重时,首先应迅速对呼吸、循环功能、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治疗措施。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毒物由呼吸道或皮肤侵入时,要立即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洁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由胃肠道进入的毒物应立即停止服用。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常用催吐法或洗胃法。早期消除毒物可使病情明显改善。

  (1)催吐 患者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时,催吐法简便易行。药物催吐首选吐根糖浆。患者处于昏迷、惊厥状态及吞服石油蒸馏物、腐蚀剂时不应催吐。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催吐可能引起出血或食管、胃穿孔。

  (2)洗胃 适应于催吐剂无效或口服非腐蚀性毒物后6小时内者。但安眠、镇静剂中毒引起胃肠蠕动减弱,即使超过6小时,部分毒物仍可滞留于胃内,多数仍有洗胃的必要。吞服强腐蚀性毒物的患者,插胃管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或大出血,一般不宜进行。对昏迷患者洗胃要慎重,插胃管易导致吸入性肺炎。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也不宜洗胃。

  洗胃液可根据毒物的种类不同,选用适当的解毒物质。

  如:①保护胃黏膜剂:吞服腐蚀性毒物后,可用牛奶、蛋清、米汤、植物油等保护胃黏膜。

  ②溶剂:饮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可选用液状石蜡,然后再洗胃。

  ③吸附剂:活性炭由胃管灌入可吸附多种毒物。

  ④解毒药:如用1:5000高锰酸钾液,可使生物碱、蕈类氧化解毒。

  ⑤中和剂:吞服强酸时可用弱碱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不可用碳酸氢钠,因其遇酸后可生成二氧化碳,使胃肠充气鼓胀,有造成穿孔的危险。强碱可用食醋、果汁等弱酸类物质。

  ⑥沉淀剂:有些化学物质与毒物作用,生成溶解度低、毒性小的物质,因而可用作洗胃。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

  (3)导泻 应用泻药的目的是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导泻常用盐类泻药,如硫酸钠或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口服或胃管灌人。镁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肾功能不全或昏迷患者及磷化锌和有机磷中毒晚期者均不宜使用。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防促进脂溶性毒物吸收。

  (4)灌肠 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上、导泻无效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颠茄类、阿片类、巴比妥类)。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利尿 静脉滴注葡萄糖可增加尿量而促进毒物的排出。

  (2)吸氧 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促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

  (3)人工透析 ①腹膜透析;②血液透析。

  (4)血液灌流 此法能清除血液中巴比妥类、百草枯等。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一般用于中毒严重、血液中毒物浓度明显增高、昏迷时间长、有并

  发症、经积极支持疗法而情况日趋恶化者。

  4.特殊解毒药物的应用

  (1)金属中毒解毒药 ①依地酸二钠钙:用于治疗铅中毒。

  ②二巯丙醇:用于治疗砷、汞中毒。

  ③二巯丙醇磺酸钠:用于治疗汞、砷、铜、锑等中毒。

  ④二巯丁二酸钠:用于治疗锑、铅、汞、砷、铜等中毒。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小剂量亚甲蓝(美蓝)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氰化物中毒 解毒药氰化物中毒一般采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4)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 阿托品、解磷定等。

  (5)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 ①纳洛酮:纳洛酮是阿片类麻醉药的解毒药。②氟马西尼:本药是苯二氮类中毒的拮抗药。

塑料袋怕高温吗

这要看塑料袋的成份了:

PET

“1号”PET常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使用:耐热至65℃,耐冷至-2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注意: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2号”HDPE常用于: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包装。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注意:很难彻底清洁,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PVC

聚氯乙烯

“3号”PVC常用于: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使用:这种材质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 ℃,高温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都会释放有毒物。若随食物进入人体,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注意: 不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4号”LDPE常用于:保鲜膜、塑料膜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 ℃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食物中的油脂也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放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高温时产生有害物质,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

注意:用微波炉加热,别用保鲜膜包裹食物。

PP

聚丙烯

“5号”PP常用于: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

使用:常见熔点高达167 ℃,是唯一可以安全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微波炉专用PP耐高温120℃,耐低温-20℃),但因造价成本高,盖子一般不使用专用PP却以1号PET制造,由于PET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注意: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PS

聚苯乙烯

“6号”PS常用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耐温70℃时即释放出)。并且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注意: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

其他塑料

“7号”PC其它类常用于:水壶、水杯、奶瓶。

使用: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奶瓶中,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

格外注意。

TAG: 塑料袋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