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通风就能保证屋里空气质量吗? 日常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202℃ COLLEEN

开窗通风就能保证屋里空气质量吗?日常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室内开窗通风是不是可以使室内空气干燥?

你好,开窗通风有利于保持屋内空气的新鲜和相对湿度。正常人每分钟要呼吸16~18次,在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占4%,加上空气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它的总含量一旦达到5%时,人就可能发生窒息。在紧闭门窗的居室里,有一股特殊气味,这实际上是房间内氧气不足的表现。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因氧气的缺乏造成脑机能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心慌、疲乏、血压升高等现象的发生,甚至还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而引起贫血。冬季在屋里再生个火炉或烧炕,房间里的湿度相应减低,鼻和咽喉干燥得令人难受,全身不舒适之感还会加重。其次,开窗通风可以破坏致病因子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消灭它们的目的。温暖、空气不流通、光照差的房间很适于许多细菌和病毒生长繁殖,从而增加人们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研究证实,不通风、湿度低的住室,最利于甲型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传播。湿度低于35%时,它们的繁殖滋生最快。自然界的一些放射性元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建筑材料中,使人们受到致癌的威胁,通风有利于把它们排出室外。常开窗,还可以有效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室内进行消毒。 再次,开窗通风可以使人获得较多的“空气维生素”。

室内污染,开窗通风真的有用吗

经常开窗通风,可以置换室内的混浊空气,保持空气的清新度,人体感到精神爽朗。

在门窗紧闭的状态下,空气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存在。睡眠状态下,一个人一晚上会呼出200升二氧化碳。门窗紧闭,房间里的氧气浓度会逐渐降低。最终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有利于排出室内的脏空气,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

在门窗紧闭的状态下会有很多的病菌存在。房间里本来就存活着很多的细菌和微生物。由于门窗紧闭,空气无法流通,就为一些病菌提供了大量滋生、繁殖的良好条件,再加上装修物及家电散发的各种空气污染物等,容易导致人体不适,比如头昏脑胀,而且容易细菌入侵,使人感染生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利用阳光和空气中的紫外线杀死病菌。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当门窗全部打开,通风换气15分钟后,细菌就只剩下数千个了。而且开窗能使更多阳光照进室内,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大家都喜欢在森林和海滨里进行户外活动,大自然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头脑清醒。大自然每个角落都布满了负离子。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促进血液循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质功能。大自然的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可含有负离子700~1000个;室外空气可有100~200个;然而一般城市居室内只有40~50个。因此,经常开窗透风换气,把更多负离子带入室内是十分有必要的。

选择合适的时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一般来说,每天上午9~11点、下午2~4点的空气质量最好,最适宜开窗通风(因为这两个时段内,气温已经升高,沉集在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已经散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为佳。另外,做饭时开启抽油烟机,及时排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此外,在室内可以多种些功效型植物,很多植物都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如芦荟、吊兰吸收甲醛;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对铬也有一定的抗性;柑桔、迷迭香可使室内空气湿度坚持极佳状况;绿萝等叶大和喜水植物可使室内空气湿度坚持极佳状况。

当然,开窗通风有益也不是绝对的,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通风的选择也有不同。在气压很低的阴天里,逆温长时间不消,污染物较难消散,甚至发生光化学烟雾,这种情况则不宜开窗或进行室外活动了。

家里的通风很重要,平时整天开着窗户通风的卧室是否适宜居住?

开窗通风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需要正确科学地开窗,并不是意味着一天到晚都把窗户打开最好,这样也会让空气里的湿度增加,对身体其实并不好。想要科学开窗,那么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早起之后要开窗。

因为经过了一整个晚上,空气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氧气的浓度降低。

早上收拾被褥和床铺的时候,还有细小的污染物以及尘螨,这些都会漂浮在空中,所以早上起床之后要开窗。此时温度比较高,空气的质量也比较好。

第二,煮饭的时候要开窗。

因为现在很多屋子都是小户型设计,厨房和卧室距离并不会太远。如果在厨房炒菜,油烟很容易飘散到卧室当中。

而厨房产生的油烟会对鼻、咽喉都产生强大的刺激性,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所以在煮饭的时候也要开窗让空气保持对流,当然厨房的抽油烟机也要打开。

第三,大扫除的时候要把空气要把窗户打开。

大扫除的时候房间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尘螨,这个时候必须要开窗通风,必要的时候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吸入太多的颗粒物。

第四,睡觉之前开窗通风半小时。

这样可以增加空气内的氧气,利于睡觉。等到真正准备进入睡眠的时候,就可以把窗户关上了。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睡眠质量。

但是也有一些天气是不适宜开窗的,比如说雾霾、沙尘天气,还有下小雨的时候或者是阴雨天、大风天,南风天、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这些时候空气质量都不太好,就不适宜开窗。每次开窗的时间20~30分钟,每天开窗3~4次,让空气形成对流。

是不是只要开窗通风,就能避免甲醛危害

不是,甲醛在挥发的过程中表示还有,如果入住了,还是会吸入。

1.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

2. 甲醛,化学式HCHO或CH₂O,式量30.03,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通常是40%,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formalin),是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

3. 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7%-73%(体积)。着火温度约300℃。

4. 甲醛可由甲醇在银、铜等金属催化下脱氢或氧化制得,也可由烃类氧化产物分出。用作农药和消毒剂,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和染料等的原料。

5. 工业品甲醛溶液一般含37%甲醛和15%甲醇,作阻聚剂,沸点101℃。

6.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参考资料

物竞数据库:www.basechem./chemica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