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孝子总坊故事 孝子朱佐耀

4485℃
有谁知道隆昌石牌坊中有关孝子彭志仁的故事

相传:彭志仁三岁丧父,其母多病,数眼疾甚重!时下无钱医治,心痛之.志仁以舌尖舔食母眼.天长日久.感动上苍.其母眼疾痊愈!

隆昌市孝子总坊故事 孝子朱佐耀

隆昌石牌坊的历史文化

隆昌石牌坊群,分布于隆昌县城西北至东南长约3公里的成渝古道上,13座石牌坊均坐落于街尾,各坊遥相呼应:隆昌石牌坊群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清光绪十.

四川隆昌的牌坊是怎么来的啊?

四川省隆昌县是中国的“古牌坊之乡”,现存有大小牌坊17座,遍布于隆昌城乡,其中13座呈念珠状由北向南一字排开.贯穿这13座牌坊的是长约一公里的千年巴蜀古驿.

关于隆昌石牌坊的故事

一共有17座牌坊 所以又17个故事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

写隆昌石牌坊的作文500字

隆昌石牌坊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其建筑格式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

请问中国古牌坊之乡隆昌有多少个牌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昌石牌坊坐落在隆昌县城南、北两关的千年古驿道上,为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间“奉旨”建造,距今已有五.

乳姑不怠的相关故事

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从唐代流传下的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乳姑不怠”.该典故被收录于流传已久的《二十四孝》之中.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

哭竹生笋的故事

《哭竹生笋》讲述了三国时孝子孟宗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 孟宗,三国时期江夏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因为正值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担心忧愁中,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孟宗后来大有作为,官至司空.

孝子董永的故事

较早的记载出自《搜神记》: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嫌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日:“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闻雷泣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000多年前,当地出了一个孝子,爹娘在世时他百般照料,双亲去世后,他仍惦念生前怕打雷的娘,遇雷雨天都会跑到坟地哭泣跪拜.他的这一举动被后人称之为“闻雷泣墓”,元代时被载入《二十四孝》.这位孝子的名字叫王裒(póu),他的传说还入选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父母一定要孝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