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8岁孩子打开心扉 ? 怎么打开孩子的心扉

5665℃ SHANNON

怎么引导8岁孩子打开心扉 ?怎么打开孩子的心扉

8岁男孩遇到不开心事情事只会出眼泪,不肯告诉妈妈,妈妈要怎样引导

妈妈需要打开孩子的心扉

和孩子做好朋友才会告诉妈妈的

不要责备孩子采取鼓励的教育但是不要违反原则

怎样让你的孩子敞开心扉

“这孩子,真不听话!”“越来越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话了。”伴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遇到了难题。上期话题发出后,引来了众多家长、老师热议。怎样让孩子打开心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成长的贴心引路人呢?看看有心人的高招。 家长妙招 跟孩子做知心好友 很多孩子经历过的事家长都经历过,但家长经历过的事孩子们却没有经历过,因此,我们从不摆家长“高高在上”的架子,在情感上主动走近孩子。家长要积极学习,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要主动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学习、去接触。比如说经常上上网,和孩子探讨网络知识,尽可能带孩子经常看看电视、电影,逛逛街,和孩子寻找共同语言。孩子只有感觉你是朋友了,才会和你有感情,才会和你亲近。很多家长把对人生的梦想和对未来的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自己的全部精力也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自己以“年龄大”、“照顾孩子”、“没时间”为由,不爱学习,在工作上没有优秀表现,在生活中没有个人爱好,平庸的家长却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也令孩子很难接受。家长永远不要丢失了自己,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的父母是值得尊重的长辈与朋友。作为家长,我们只为孩子指导人生,不强迫孩子完全按家长的意愿去做事。我们也不总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总是鼓励孩子用个人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会使得孩子在未来受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对待。(河南郑州小李) 和孩子一起游戏 我想对那些因种种理由忽视对孩子呵护的家长说,为了你的孩子,请你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多陪孩子玩耍,给孩子买个礼物,收回工作中的怨气,多一份温馨和耐心,和孩子一起游戏,孩子也会敞开心扉,向你诉说烦闷和喜悦之事。这时你会发现,这才是生活里最大的乐趣,也就是天伦之乐! (河南虞城伟华) 倾听孩子的心声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犯错之后大发雷霆,以此来警示孩子:以后这样的事情,你不能再做了,如果再做,将怎样怎样。 然而孩子毕竟只是孩子。犯错是孩子的天性。从不犯错的孩子,至少不是一个快乐的、充满探索欲的孩子。 所以,在孩子犯了错或所做的事情让自己烦闷之后,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宽容。宽容了,就不会发怒了,没了怒火,说出的言辞就不会过激。拿孩子当朋友,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在一种毫无隔阂的状态中,慢慢教育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也会少些叛逆,做什么便不会遮着盖着了,对你敞开了心扉,你也好做个他的贴心参谋。 (河南焦作崔红玲) 跟孩子一起成长 把自己也当成孩子,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吃饭、聊天、踢球。每天睡觉之前,是我和儿子固定的聊天时间。我们各自说自己今天的事,快乐的、不快乐的。这个时候无论儿子说什么,我都不会马上指出他做得对还是错,只是倾听。我从他讲的事情里分析他小小的变化,第二天有针对性地鼓励或是纠正他的做法。(河南郑州王一淼) 教子有方 爱就是陪伴 我的宝宝三岁,刚刚上幼儿园。第一天回来非常兴奋,不住地跟我们讲幼儿园的事。到了第五天,虽然坚持去了,但回来后什么也不愿意说,问得多了,就不高兴地说:“你能不能别再提幼儿园!”我听后,只是默默给他的成长树上贴了一个果子(我为孩子制作了一棵树,每当他从幼儿园回来后,我都贴上一个果子)。停了好一会儿,我们正各干各的事,他走到我身边问:“妈妈,你今天为什么要奖励我一个果子?”我告诉他:“今天妈妈接你时,你没有哭,非常棒,这就是你的收获,所以妈妈给你一个果子,希望你明天也能高高兴兴度过。”孩子听了,就说起了发生在幼儿园的事。 孩子如果不愿意说时,不要着急,不要问,默默陪伴他,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放松。等他想说时,再倾听,加以鼓励,使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信心,孩子才会更加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爱,就是陪伴。 (河南孟州汤丽霞) 宽容也是爱 去年暑假,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把客厅雪白的墙壁画得乱七八糟,妻子看到后立马想呵斥她,被我拦住了。我蹲下身,问女儿:“你画的是什么?”女儿说是奥运会的鸟巢。我当即表扬她画得好,鼓励她以后画在本子上,不要直接画在墙壁上。画得好的画我会给她贴在墙上,女儿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画画的劲头更足了。 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至于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比如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餐桌上等,通过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来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自然随意的氛围中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 另外,家长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要让孩子感觉到朋友般的真诚,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谈心。尽量不要使用命令式的语言,绝对不可讽刺挖苦孩子,如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以后沟通起来就会较为困难。 (河南鄢陵王伟锋) 尊重让孩子敞开心扉 我专门从事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年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失足青年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父母的教育失误起了关键的作用。而父母教育失误最主要的表现是不尊重孩子,这样孩子就和父母有了隔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不愿和父母讲,父母不能有效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走上斜路,最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要让孩子敞开心扉,就要学会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跟孩子无障碍地沟通。 (河南郑州郑来福) 一次小试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听命于我们的“这不许、那不能”。为了改变自己的育儿方法,我买了不少书,按着书上介绍的方法,在我儿子身上做了一次试验,效果还比较明显。 儿子在洗手间玩水,以往我会大声训他,并把他拖出洗手间。然后自己收拾残局。但是书上介绍了另一种方法,我尝试了。 我说:我家宝宝在自己洗手,洗得很干净。 儿子:妈妈,我还用了洗手液。你闻闻香吗? 我托起儿子的手闻闻:很香。不过地上有点湿,外婆会滑倒的。 儿子:我把地擦干吧。 说完拿起拖把使劲擦起来。我夸他会帮妈妈干活了,真是个好孩子。儿子非常开心。 (河南安阳霍江燕) 找把钥匙开心锁 儿子性格内向,爱生闷气。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上课时生闷气,而且不爱举手了。儿子说,他有时举手而老师没让他回答,所以后来就不举手了。 哦!原来你是在生老师的气啊! 于是,我就开导他,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只能找一个小朋友,班里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全都回答。况且你举手说明你已经会了,老师心里也有数了。如果你不举手肯定说明你还不会,老师让举手就是想了解一下情况。通过多次开导,儿子想通了,加上老师的耐心教育,儿子进步很快。

如何让一个孩子对我打开心扉?

首先找问题要找根,你要去了解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变成这样,到底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对症下药。首先取得他的信任,表明大家可以是朋友,是她可以倾诉的对象。

如何沟通才能打开孩子心扉

以上一些沟通方法可以确保你打开心扉去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加强孩子对你的理解,从而促进有效的教育孩子。但是,生活中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需要你用沟通的方式及早去预防和解决。夫妻间清楚而经常的沟通会促进有效地教育孩子。同样,您与孩子间的明晰的沟通对于改善孩子的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沟通需要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大量的交谈与倾听。你的孩子需要清楚的沟通、纪律的约束及你的爱。  父母通过沟通来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共同确定孩子应遵守的规则

  你们夫妻俩需要共同确定孩子应遵守的规则。同时,鼓励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如果孩子参与制定某种规则,那他将乐于遵守该规则而不会对之产生反感。规则一旦制定,就应要求孩子遵守。您的孩子需要明白团陛行为是父母喜欢的、哪些又是不可接受的。当然,决不要对孩子说他是一个坏孩子,但一定要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能接受的。

  并且,必须注意如果规定确立了,孩子就应对该规定有充分的了解,必要时能复述。

  2.下达有效的命令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给孩子下达生硬的目的不明确的命令。如“请把玩具捡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不要乱扔食物!”或“过来把扔在地上的衣服挂好!”则是命令。孩子往往对父母的指令不予理睬,这是因为父母常常未能给出清楚、明确的指示或命令。所有的父母,尤其是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的父母,必须能够下达清楚、有效的指示或命令。

  要下达的命令必须清楚、明确而不能含糊。如果您说:“过来把这些玩具放到架子上!”孩子可能会在意,并根据要求去做。如果你的指令语意含糊,如:“把这些玩具处理一下!”对孩子来说,他无法从你的语言中获得你的要求,也就无法去执行你的命令。

  

3.应用故意忽视

  故意忽视是指将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上移开。当你看到孩子做出一些你不希望再发现的行为时,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故意忽视它。故意忽视主要是保证你并没有用注意来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这种管教孩子的方法对于减少学前儿童发脾气行为尤其有效。

  孩子发脾气时,若你加以责备或给予注意,则你无意中可能奖励了这种不良行为。试着应用故意忽视来减少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如果孩子是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么你可以离开那个房间,直到他停止发脾气再回来。或者你转过身去,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当他的不良行为终止时,给予他充分的关注。但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而给予物质奖励(如点心)或活动奖励(如一起看一片卡通片)。

  故意忽视某些不良行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转移对孩子的所有的注意。

  (2)拒绝争辩、责备或交谈。

  (3)将头转开并避免与孩子目前接触。

  (4)不要显示出生气的样子。

  (5)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或离开房间。

  (6)保证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得到物质奖励。

  (7)当孩子不良行为终止时,给予大量关注。

  通过以上几个沟通方式,你能够从一定程序上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当然具体运用时你还应注意方法与技巧,因为沟通是一门艺术。

TAG: 孩子 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