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需不需要匹配?(如何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确定肥料配方)

7591℃ TODD

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需不需要匹配?(如何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确定肥料配方)

如何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养分需求规律确定肥料配方

是这样算的:先测土壤中含有的总养分,(根据作物每生产100千克需要多少养分×预计产量)-土壤养分量-流失=总施肥量 ;再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分段施用。

缓控释肥的释放原理

控释肥释放原理是肥料中的养分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其释放的速率与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相吻合,这样作物吸收养分多的时候,就释放的多,少的时候就释放的少,极大限度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所以控释肥比普通肥料的科技含量高,具有智能控释的作用,所以也叫它智能肥料。

那么控释肥是怎样控制养分释放的呢?确切的说是通过高科技制成的高分子树脂包膜外壳来完成的,它的核心是把复合肥料或是单质肥料包上一层均匀的外壳。当肥料施入土壤后,土壤水分从膜孔进入,溶解了一部分养分,然后通过膜孔释放出来,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生长加快,养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加快;当温度降低时,植物生长缓慢或休眠,肥料释放速率也随之变慢或停止释放。另一方面,作物吸收养分多时,肥料颗粒膜外侧养分浓度下降,造成膜内外浓度梯度增大,肥料释放速率加快,从而使养分释放模式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使肥料利用率最大化。

那么这层膜到底有多大的“膜”力呢?这层膜的表面充满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孔隙,这是电镜放大600倍的照片,养分就从里面向衣服外面不断扩散释放,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了肥料的浓度,使作物根部得到充足而合适的营养。 缓释肥料是指能延缓或控制养分释放速度的新型肥料。相对于速效肥,有以下一些优点:

1.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营养元素在土壤中释放缓慢,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损失。

2.肥效长期、稳定,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在整个生产期对养分的需求。

3.由于肥料释放缓慢,一次大量施用不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而“烧苗”。

4.减少了施肥的数量和次数,节约成本。

广义上的缓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与控释肥两大类型。 缓释肥:通过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主要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施入土壤后,在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慢释放,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氮的需求。

控释肥:通过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内使养分缓慢释放。当包膜的肥料颗粒接触潮湿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透过包膜渗透进入内部,使部分肥料溶解。

这部分水溶养分又透过包膜上的微孔缓慢而不断向外扩散。

肥料释放的速度取决于土壤的温度以及膜的厚度,温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及穿越膜的速度越快;膜越薄,渗透越快。

根据成膜物质不同,分为非有机物包膜肥料、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性树脂包膜肥料,其中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是目前研究最多,效果最好的控释肥。

缓释肥和控释肥都是比速效肥具有更长肥效的肥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缓释肥与控释肥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但从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机制和效果来看,缓释肥和控释肥是区别的。

缓释肥在释放时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动、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肥料释放不均匀,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同时大部分为单体肥,以氮肥为主。

而控释肥多为N-P-K复合肥或再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施入土壤后,它的释放速度只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但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也很大,在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升高,控释肥的释放速度加快,同时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料的需求也增加。

因此,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速度比较符合,从而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怎么区分化学肥料?

1.按肥效快慢分类 (1)速效肥料 这种化肥施入土壤后,随即溶解于土壤溶液中而被作物吸收,见效很快。大部分的氮肥品种,磷肥中的普通过磷酸钙等、钾肥中的硫酸钾、氯化钾都是速效化肥。速效化肥一般用做追肥,也可用作基肥。 (2)缓效肥料 也称长效肥料、缓释肥料,这些肥料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和利用,即这些养分施入土壤后,难以立即为土壤溶液所溶解,要经过短时的转化,才能溶解,才能见到肥效,但肥效比较持久,肥料中养分的释放完全由自然因素决定,并未加以人为控制,如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磷矿粉、磷酸二钙、脱氟磷肥、磷酸铵镁、偏磷酸钙等,一些有机化合物有脲醛、亚丁烯基二脲、亚异丁基二脲、草酰胺、三聚氰胺等,还有一些含添加剂(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等)或加包膜肥料,前者如长效尿素,后者如包硫尿素都列为缓效肥料,其中长效碳酸氢铵是在碳酸氢铵生产系统内加入氨稳定剂,使肥效期由30-45天延长到90-110天,氮利用率又25%提高到35%。缓效肥料常作为基肥使用。 (3)控释肥料 控释肥料属于缓效肥料,是指肥料的养分释放速率、数量和时间是由人为设计的,是一类专用型肥料,其养分释放动力得到控制,使其与作物生长期内养分需求相匹配。如蔬菜50天、稻谷100天,香蕉300天等和各生育段(苗期、发育期、成熟期)需配与的养分是不相同的。控制养分释放的因素一般受土壤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影响。控制释放的手段最易行的是包膜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包膜材料,包膜厚度以及薄膜的开孔率来达到释放速率的控制。 2.按酸碱性质分类 (1)酸性化学肥料 酸性化肥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酸性,它的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如普通过磷酸钙,另一种是生理酸性,它在水溶液中呈中性,但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另一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呈酸性,如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等。 (2)碱性化学肥料 碱性化肥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碱性,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如液氨、氨水等。另一种是生理碱性,它的水溶液呈中性,但施入土壤后,未被作物吸收的一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呈碱性,如硝酸钠,硝酸钙等。 (3)中性化学肥料 中性化肥的水溶液既非酸性,也非碱性,施入土壤后也不呈酸性或碱性。因此可适用于任何土壤,如尿素。 3.按所含养分种类多少分类 (1)单元化学肥料 指只含氮、磷、钾三种主要养分之一者,也称单质化肥,如硫酸铵只含氮素,普通过磷酸钙只含磷素,硫酸钾只含钾素。 (2)多元化学肥料 指化肥中含有三种主要养分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如磷酸铵含有氮和磷。 (3)完全化学肥料 指化肥中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养分。 4.按形态分类 (1)固体化肥 在工厂中制成结晶状、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形态的化肥,这在包装、运输和施用方面很适合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 (2)液体化肥 在工厂中制成液体形态的化肥,如液氨、氨水、溶液肥料以及胶体肥料等,既可根际土施,也可叶面施肥,它的生产成本较低,但需要相应的贮存和施用机具,适用于机械化的农田。特别是可持续农业发展,适合我国节水农业的要求。 (3)气体肥料 作物在生育盛期和成熟期,特别是设施农业(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由于室棚内空间密闭,二氧化碳得不到补充,有阻作物光合作用,因而除设有温度、湿度的自控调节设施外,还有二氧化碳自动发生器,以及时补充二氧化碳。如每茬平均补充5次,可使作物普遍增产50%,高者可达200%。我国塑料大棚喜用碳酸氢铵,除供氮肥外,还可补充二氧化碳。 5.按起主要作用分类 (1)直接化学肥料 指直接作为作物养分来源的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及微肥等。 (2)间接化学肥料 指首先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理性质为主要目的的肥料,如石膏、石灰、细菌肥料等。 (3)激素化学肥料 指那些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的化肥,如腐植酸类肥料。 6.按施肥时间分类 (1)基肥 指为满足农作物整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在播种前或定植前施入的肥料,也称底肥。 (2)追肥 指为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特殊要求,以补充基肥不足而施用的肥料。 (3)种肥 指为满足作物苗期对养分的要求,在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混播或撒入的肥料。在定植时采取沾秧根的方式,所用的肥料也为种肥。 7.按需要量和使用量分类 (1)主要养分化肥 如氮肥、磷肥、钾肥。 (2)次要养分化肥 如含钙、镁、硫元素的肥料。 (3)微量养分化肥 如硼肥、锌肥、铜肥、铁肥、钼肥等。 (4)超微量肥料 如稀土肥料。其他还有按作物生育期分类,如苗肥、返青肥、拔节肥、穗肥等;按施肥部位分类,如根部肥、叶部肥等。

种地不用口肥可以吗?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