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13一14片叶出天顶怎么回事?(玉米紫苗是怎么回事,玉米紫苗的防治)

9793℃ EDWARD

玉米13一14片叶出天顶怎么回事?(玉米紫苗是怎么回事,玉米紫苗的防治)

玉米紫苗是怎么回事,玉米紫苗的防治

一、玉米出现紫苗的原因

玉米苗期呈紫红色的玉米植株,称为"紫苗"。这种现象多从玉米3叶期~4叶期出现,有的长至7叶~8叶时仍不褪色。有的只是叶片的部分发红或紫。严重时整个叶鞘和茎部均为紫红色。

1.植株缺磷。

土壤中缺磷,满足不了玉米苗期的生长需要,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幼苗生长缓慢。由于幼苗体内磷的含量逐渐降低,故叶片由暗绿变红或紫色。

2.田间积水。

田间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影响了根系的呼吸、代谢作用,根系的生长受阻,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而发红、紫。

3.地下害虫危害。

幼苗根系被地下害虫咬伤,吸水、吸肥能力变弱,导致幼苗变弱,形成红苗。

4.低温也可引起玉米苗发紫

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较早,在早春因"倒春寒"产生冷害,会造成玉米苗全株发红或紫。此种情况,随着温度的升高,紫苗现象会逐渐缓解,后期消失。

5.药害、虫害也可引起玉米苗发红

药害、虫害等引起玉米苗体内糖代谢受阻、产生大量的花青素苷,形成紫红色苗。若大面积发生,须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的专家咨询,查明原因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6.其他原因。

土壤过于粘重,播种过深或浅,以及施肥不当引起"烧苗",药剂处理不当引进幼苗中毒等都会导致"红苗"。

二、防治措施

1.早施磷肥,要以速效磷肥为主,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还可结合防虫喷施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

2.整平土地,开挖排水沟,做到雨停水干,田不积水。

3.搞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做到药剂浸种或拌种,最好使用包衣种子。

4.对于播种过浅或早苗,要适时浇水,中耕松土保墒,以促壮苗。

5.如果在田间已经出现了紫红苗,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叶面喷施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2~3次,每隔3天喷1次;或喷施1%过磷酸钙溶液(清液)。

要特别提醒的是,磷酸二氢钾必须使用正品的产品,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极便宜的"磷酸二氢钾",其实是"硫酸镁",农户在选购时务必要小心选购。

(2)松土提高地温。

玉米顶腐病是怎么回事?

玉米顶腐病,分真菌和细菌两种, (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 剪叶促穗,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用手扒开或者用剪刀去头。细菌性的可以用链霉素或者叶枯唑喷施。真菌性的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喷施,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为什么玉米黄叶病。 怎么回事。

按照你提问的时间来看,现在应该是苗期。

玉米苗期黄叶有这么几种可能,按照可能性大小分析排序是:

1、涝。玉米苗期耐旱不耐涝,浇水过多导致根系呼吸不畅,生长受阻,所以叶片变黄。

2、玉米苗枯病。http://baike.baidu/view/8370446.htm

2、缺钾。底肥钾元素不足,导致玉米缺钾。缺钾是玉米叶片边缘变黄。

3、缺氮。玉米苗期需要氮肥很少,所以缺氮元素的可能性较低。除非你的土地多年没施氮肥,或者是新开荒的地。缺氮是玉米叶脉变黄。

4、干旱。可能性较低,玉米苗期耐旱。

玉米为什么出叉子

产生玉米分蘖(丫子)的原因分析

1、品种。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的品种分蘖多,有的品种分蘖少。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在不良环境影响下更容易产生分蘖。

2、密度。稀植时,或在缺苗断条及低头等处,几乎所有的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都能适时的利用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水分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蘖。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小的时候,分蘖多一些,反之少一些。

3、播种时间。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晚的分蘖(丫子)少一些。

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蘖越多。在生长初期的头几周内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时,分蘖能最大限度地发出,分孽性强的杂交种每株可能形成1个或多个分孽,如果生长季早期环境适宜即使在高密度下也仍能如此。

5、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比如:植株感染粗缩病、苗后除草剂产生药害、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形成的药害等都可能生成玉米分蘖(丫子)。

TAG: 天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