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退行免耕-秸秆还田的工作措施的土壤肥力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简述秸秆还田的意义)

548℃ RALPH

农业生产中退行免耕-秸秆还田的工作措施的土壤肥力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简述秸秆还田的意义)

简述秸秆还田的意义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

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第一,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据研究,在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下,要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主要取决于植物残体进入土壤的数量和微生物的分解量。如连续4年麦秸秆覆田试验表明,砂壤质潮土的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0.88%上升到1.06%,而对照(未铺施秸秆)则为0.82%;中壤质潮土由原来的0.97%上升到1.17%,两种土壤平均每年增加有机质0.02%~0.06%。

第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主要是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显著增加,保水通气性能明显改善。第三,固定和保存土壤氮素。微生物自身细胞的碳氮比约为25∶1,即每利用100份碳,就需消耗1~6份氮。作物秸秆大都具有很宽的C/N,如麦秸C/N为80~100,稻草为60,玉米秸为51等。所以土壤微生物在分解C/N宽的秸秆时,需要补充外来氮素。其途径可取自土壤氮或肥料氮。微生物将土壤氮转变成微生物体的有机氮的过程称为氮的生物固定。一般当秸秆C/N>30时,就会出现土壤氮的生物固定,待约20d后,由微生物固定的土壤氮又逐渐从微生物中分解矿化释放出来。因此,生物固氮是保存土壤氮避免其损失(淋溶或挥发)的有效方法。前期出现的暂时性“氮饥饿”,可用配合施用一定的氮化肥来解决,从而避免植物缺氮落黄。

第四,活化土壤养分,补充土壤磷、钾营养。秸秆直接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刺激了土壤各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其生物循环,活化了土壤潜在肥力,尤其是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更新,活化土壤养分有明显的激发和促进作用。据报道,稻草还田的土壤有效磷比对照增加55%,供磷强度增加54%,同时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减缓土壤钾的消耗亦有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中提倡秸秆还田的优点是?

机械化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公顷还田秸秆15t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2250kg/hm2。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秸秆6亿t,其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700多万t,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农作物秸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付之一炬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此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秸秆还田可形成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储存降水和提高地温等诸多优点。据测定,连续六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10倍,地温提高1~2°。亩玉米秸秆还田后相当于增施硝氨35kg、磷肥375kg、磷酸钾307.5kg,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小麦、玉米平均增产10%~20%。这些数据在我区和村镇董家庄村试验田已得到充分证实,并连续推广230hm2。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虫及其它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故能大大减轻虫害,一般可使玉米螟虫的危害程度下降30%。

省工增产、争抢农时。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四分之一,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得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因此,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优化环境、防治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作为环保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目前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业新技术这一。

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没有采用有效的还田措施,致使耕地连年种植不得休闲,土壤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始终处于种大于养、产大于投的掠夺式经营状态。由于化肥的施用量占用肥总量的比例过大,土壤有机质没有得到及时补充,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农作物营养不良和病虫害多的严重后果,因此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尚未付清力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采取的措施

尽管秸秆还田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有些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长期效益观念;秸秆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低等,使推广该项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保证秸秆还田技术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提高广大农民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加强领导,增加力度,采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各级政府要把推广秸秆还田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投入,优化机制。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疏堵结合,以堵促疏。建立以国家为导向,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采取小麦联合收割机、脱粒机、玉米铁茬播种机的发展模式,鼓励个人投资购机,协调有机户为无机户服务,开展跨区作业,这样既节省了大量资金,又大大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

选准机型,加快推广。组织科研和生产等部门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搞好机械的对比试验和选型定型,不断反馈信息,加强机型的研制改进,加快适销对路秸秆还田机的推广应用。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少、免耕技术,使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少、免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满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配套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区目前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有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旋耕机作业

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一次性完成秸秆切割、输送、摘穗集箱、秸秆还田作业后再使用旋耕机旋耕除茬2~3遍,整地区即可播种小麦。

人工摘穗后的直立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旋耕机旋耕除茬后播种。

人工摘穗后割倒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切碎机切碎成堆,盖土腐化后,铺撒还田、耕翻播种。

以上三种作业形式都存在不能除茬的问题,尽管使用旋耕机除茬,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由于受地块和资金的限制,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费用较高,用户使用不积极,致使有机户收入欠佳,削弱了购机户的积极性。

由于各级政府禁烧秸秆工作的力度加大,目前小型玉米秸秆还田机的使用正热,但仍有粗放经营者把秸秆付之一炬。

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阶段玉米秸秆还田工作仍要以中小型为主、在中小型并存、人机畜并用的方式开展。

随着各级政府禁烧秸秆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旧的观念意识逐步转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秸秆还田配套作业机具进一步改进,机械化秸秆还田这项既培肥地力、又减少环境污染、利国利民的农业技术是具有很广阔的推广前景的。

秸秆还田地增强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在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在还田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啊!秸秆变为肥料是秸秆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将粗纤维分解为利于土壤吸收的营养物质,培肥土壤。但是自然发酵,通过土壤自身微生物是不能有效分解秸秆的,还会造成有益细菌消耗,有害细菌滋生的情况,导致土传病害发生,作物产量不增反降。

经过多方面的实践说明,在秸秆还田的时候加入一些外来微生物菌剂,可以大大改善秸秆还田治疗,促进秸秆腐熟发酵,提前分解完成,培肥土壤,降低土传病害发生几率,增产丰收。

用如金菌秸秆还田微生菌剂能够有提高土壤肥力,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