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幼虫的感官具有怎样的特征?(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

2799℃ LEAH

天牛幼虫的感官具有怎样的特征?(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

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

昆虫记天牛的外形和生活特征?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品种极多,全世界有2万种,我国就有2000种,但皆大同小异,其生活习性差异不大。自古以来,儿童就喜欢将其捉来玩耍,可见它是一种玩赏价值较高的昆虫。

儿童玩赏较多的主要是星天牛和桑天牛。星天牛又名曰星天牛,在我国分布于大部门地区,日本、缅甸、朝鲜等国也有分布。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此外,我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

此虫因种类不同,体形的大小差别极大,最大者体长可达11厘米,而小者体长仅0.4~0.5厘米,此虫最特别的特征是其触角极长,我国华北有一种叫做长角灰天牛的,其触角长度可达自身体长的4~5倍,普通所见的天牛,其触须亦可达10厘米左右。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强有力的下巴。

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营营“之声。它多数为1年发生1代,也有3年2代或2年一代的,是危害杨、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树木的害虫。

其幼虫在被害树木的木质中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蛀食,多数幼虫在树中凿成长4厘米左右,宽2~3厘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在气温升达15度以上时开始化蛹,5月间化蛹完成。

其蛹期在各地长短不一,一般是20~30天,接着羽化成成虫。成虫羽化后啃食幼嫩枝梢的树皮补充营养,约半个月后交尾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在晴天交尾,经3~4天后约于6月上旬,雌虫在树干下部的主、侧枝上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

此虫活动活跃时间是在黎明时分,中午则停息枝头,夜间或阴雨天时多静止不动,晴天时喜欢将卵产在离地面10厘米的树主干上。雌虫一生可产卵20~35粒或更多,成虫的寿命一般为40~50天。

星天牛鞘翅上有白色斑点,象天上的星星,它体长25~40毫米。体形壮硕,全身黑色有光泽。其触角上黑白相同,有弹性,很象钓鱼竿。雄虫触须比雌虫长,但体形比雌虫小,前翅硬化成坚硬的鞘翅,后翅为膜质,很发达,能飞行,中胸背板上有特殊的发音器,与前胸背板摩擦时,会发出”咔嚓“声。它有3对很长的足,能攀缘树干。

天牛的巢穴特征?

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天牛的幼虫有什么能力

夏日音乐家--蝉;战争狂--红蚂蚁\嗜尸者--麻蝇;霸王镰刀手--螳螂\摇篮入侵者--寄生蜂;神奇麻醉师--飞蝗泥蜂;装死专家--布甲;殡葬师--埋葬虫;地下毒王--狼蛛\天才建筑师--圆网蛛;神迷的隐士--蝎子;蔬菜大食客--菜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