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虫?怎么防治?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2559℃ CODY

请问这是什么虫?怎么防治?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请问这是什么虫?如何消灭它?(有图)

蠼螋

蠼螋(俗称“耳夹子虫”,又名剪刀虫。)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习性:

杂食的,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蠼螋与人类关系不很密切,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一般喜夜间活动,白天常隐藏在土壤、石块、枯枝、垃圾下。性喜潮湿阴暗,许多种类习惯夜行,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铗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蠼螋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铗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铗示威,另外蠼螋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雌虫有护卵育幼的特殊习性。雌蠼螋会护卵如母鸡,有时还会捕捉小虫喂食若虫,直到若虫成长后才离开。

防治办法:

1、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卫生间要保持干净,这种虫子是不会在你家瑞安家的。

2、物理机械防治:气调、灯诱。

3、化学防治:甲基嘧啶硫磷喷施或溴甲烷熏蒸(熏蒸对人体危害很大,熏蒸后注意及时通风,待烟雾散去后方可入内,较危险,慎用)。

4、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虫或天敌治虫。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怎样防治?

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衣蛾的分布极广,属於鳞翅目的Tineidae科。

形态: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毛毛虫,藏在一个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称为筒巢)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著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成虫为浅黄色的虫,惧光。

食性

:以羊毛、毛发、毛皮、羽毛为食,幼虫行动缓慢。会破坏纺织品,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会危害动物标本。(成虫并不取食)

生活环:成虫将卵产在皮毛、羽毛、皮品、毛或污秽的丝绸上。幼虫会吐丝作茧,两端开口供取食及行动。幼虫在茧中成长,化蛹时仍在茧中,直到成虫羽化为止。特别喜爱纺织品沾有食物或其他污染,衣领或衣服摺叠处也可见到衣蛾的踪迹。(纯棉的衣物较不易受害)

防治:

预防:最适宜的方式当衣物要收好时,需先作处理。将所有的衣物自衣柜移出,将摺叠处清理,在阳光下暴露几小时。乾洗、湿洗时应要烫好,用塑胶袋装好密封。

当衣柜出空时,以陶斯松等喷洒衣柜。经处理後将衣服放回,衣柜要关紧,在上层放一些樟脑丸,尽记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加上汗味更易吸引衣蛾来为害。

收藏衣物时应先检查,有虫为害时应先作处理,定期检查并行熏蒸处理;并具环境控制的设施保持低温、低湿及清洁。衣鱼和衣蛾不叮咬人类或传染病原菌,易被忽略,发生後再处理恐难清除完全,在平时能清洁环境,报纸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积,送往资源回收处集中处理。换季时衣服务必清洗烘乾後再放入乾净的衣橱,可减少危害虫的发生。

请问这是个什么虫子,有什么危害,需要怎么防治?

这是石蝇

亦叫石蝼。襀翅目(Plecoptera)约1,550种昆虫的统称。成虫体长6∼60公釐(0.25∼2.5吋)以上,触角长,咀嚼口器不发达;膜翅两对,後翅一般较前翅宽而短,静止时折成扇状。翅虽发达,但不善飞行。体灰、黑或褐色,与其环境相称。生活史尚不十分清楚。产卵数可多达6,000枚左右,成卵块产入溪流。若虫似成虫,但无翅,体壁及腹部有外鳃;取食植物、腐败的有机质和其他昆虫。若虫的寿命1∼4年,成虫仅活数周。 [1]

襀翅目Plecoptera 。成虫多不取食,少数种类可危害农作物和果树。稚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水域中,以水中的蚊类幼虫、小型动物以及植物碎片、藻类等为食,对维持生态平衡及水体净化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是一些珍稀鱼

襀翅目(Plecoptera)的一种

类的食料。此外,该类昆虫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较为敏感,可用于监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识别要点] 体长5-90毫米,体长扁而柔软。头宽阔,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翅膜质,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中肘脉间多横脉,休息时翅折叠成扇状,平叠在胸腹部背面。跗节3节。腹部11节,常有丝状多节的尾须。雌虫无产卵器。稚虫似成虫,触角与尾须均长而分多节,有气管鳃。

[种类与分布] 全世界已知16科2300多种,分布在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大陆,在海拔5600米的雪山上仍有分布。我国已记载10科313种。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软体宽头绩翅目,方胸细腹三节跗;前翅中肘多横脉,尾须丝状或短突。

请问这是什么虫?怎么防治?

这是蚤蝇或果蝇的蛹,幼虫以腐烂的垃圾为食,经常倒垃圾,尽量不要过夜,就能有效预防它们。

TAG: 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