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和孩子说不到一块,父母该如何感知孩子内心的健康? 亲子沟通微谈心内容

4751℃ EDITH

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和孩子说不到一块,父母该如何感知孩子内心的健康?亲子沟通微谈心内容

亲子关系不好该如何改善

很多时候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导致亲子关系非常僵硬。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做好以下四点就足够了。

1、观察(Observation)

观察意味着单纯地阐述观察到的孩子行为,不掺杂任何评判、观点、指责。想要做到客观的观察是很难的。一方面,人们通常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

2、感受(Feelings)

感受容易和想法混为一谈。当人们说“我觉得”时,往往表达的不是情绪感受而是认知层面的想法。例如,想法是:我觉得你不乖。而感受是:你大吵大闹,我感到很焦虑。

生活中可以多尝试用“我感到…因为…”的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家长只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真的找到自己对孩子生气的根源。

3、需要(Needs)

在批评、操纵等暴力沟通的时候,话语中隐含了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比如,孩子回家太晚,父母生气地训斥:“谁让你跑出去玩儿的!以后放学必须马上回家!” 孩子通常会辩解或者反击。但其实父母的需要是“孩子的安全”,然而这种需要并未被直接说出来,因此孩子感到的只是最外层的愤怒,而不是内含的担心。

父母应尝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ta的爱,减少你们之间的矛盾,比如“你这么晚回家,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4、请求Request

最后一步是提出具体的请求,但不是命令。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通常不说希望他们做什么,而说不希望他们做什么,并且非常模糊、抽象。比如“下次还敢不敢了?”或是“你下次不要再这么晚睡了。”家长们可以换一种说法问孩子:“能不能告诉我,晚睡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正确的方法是提出正面的、明确的请求,并且请求越具体,就越容易实现。

更多亲子教育相关问题,可私信了解!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

1、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作为中学生,一方面功课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又难免遭遇青春期种种“成长的烦恼”,这些都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有所反映。当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困惑、抑郁的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倾诉并得到别人真诚的理解和帮助。看完这期话题的讨论,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给予他们平等的交流和帮助,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心情愉快、平静地度过校园生活。

2、青春痘种下的心理阴影

我上高一那年,不经意间,身体一下就长高了许多,喜悦的心情还没来得及挂上眉梢,脸上就绽放出了青春的“光彩”。一般治痘不需要吃药、打针,可我面部的青春痘由于处理不当,发生了严重感染,不得不求医问药,而且短时间内效果并不好。伴随着生理上的痛苦,接踵而来的是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和同学的交流、交谈少了,尤其面对女生更是自惭形秽,不敢抬头,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渐渐地,我滑向了自卑的深渊,性格也走向自我封闭。是可敬的师长引导我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在此,我想劝诫那些与我有同样苦恼的中学生,抛开烦恼,因为一些生理现象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自卑,应该多与师长、同学交流,正确、豁达地看待这些暂时的现象,不要让它影响了你的好心情。

3、青春期的隐患

  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后面,其实有许多孤独的心。一种是因为成绩或者相貌、能力平平引起的自卑心理。这些同学往往因此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长期压抑造成心理问题。而出于害羞或者担心被嘲笑,大多数同学选择“自酿的苦酒自己喝”,极少跟外人说起自己的烦恼,即便是对朋友或者家人也三缄其口。

心理学家分析,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心理问题,不仅要有父母的帮助。最终还要靠自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的父母都忙着拼事业,说好听一点都是为了孩子,现在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靠的都是学校、午托班、寄宿学校.有时候周六周日父母都很少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孩子难免心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要学会坚强独立,毕竟以后还是要靠自己,但是也不要有压力!还是要开开心心生活!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你这是两个问题:亲子关系,情绪管理。但是情绪管理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为了方便理解,就先从情绪管理说。首先明确的是,情绪管理一定不是一味的隐忍、不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如果一直隐忍不发,气大就会伤身。时间过长,情绪一直压抑在内心,爆发的时候就会很可怕。

正确的情绪管理,分为四步:感知情绪,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处理情绪。

第一部很简单,感知情绪,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有反应,能够感觉到。

难就难在后面几步。

第二步认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这个家长可以做到。但是难就难在孩子做不到。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自己的状态不舒服时最常见的表达的方式就是哭。所以,家长要做到,教给孩子各种情绪名字。比如开心,伤心,郁闷,无聊,害怕等等。同时让孩子能够去别出每一个感受对应的情绪词汇。家长可以去买一些情绪绘本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孩子讲这些情绪的故事,小孩子最容易被故事吸引。讲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

第三步,表达情绪。表达,顾名思义,就是要用嘴巴说出来当时的情绪。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家长去猜测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如果是父母,一定能够体会到,孩子的表达习惯好或者不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表达公式是:我觉得+情绪词汇,因为+事情原因,我希望+结果。

第四步,处理情绪。很多时候,情绪都是因为事情而起。但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却是不能够带着情绪,否则事情就会处理的不好。常见的冲动就是如此。小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在处理情绪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一种是运动,通过运动发泄,一种是看电影、看书,还有的事看书,旅行,。对于小孩子来说,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讲故事,做游戏都可以。

注意:处理情绪并不意味着事情不做了,而是等情绪好了之后再去做事情。

亲子关系,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陪伴。每天或者每周有一段时间,全心全意陪孩子。这段时间你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和孩子在一起干嘛呢?听他讲自己的生活(表达)

,和他讨论一些她关心的事情,知道他的想法,或者做他喜欢的事情,哪怕是看着他玩都很好。

上面提到的每天晚上给孩子读绘本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陪伴方式。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找绘本故事,就去当当或者京东上找。

最后推荐一部电影,叫做《大脑总动员》,非常好看的一个电影,尤其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看。

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孩子心灵沟通?

首先,你的命题就有些问题了。

父母和孩子相处,不要把他当成是你自己的孩子,而是在社会上一样的朋友。

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平等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