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重视 大力 蜀汉注意改善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发展经济的措施

7764℃ DARNELL

曹魏重视 大力 蜀汉注意改善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国发展经济的措施

三国时期,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政权是什么国

蜀汉政权,实际就是诸葛亮对西南边缘地区的政治与经济的开发!

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作业是什么?

 曹魏推行屯田制,组织流民耕种官田,西北起河西,东南达淮南;东北自幽燕,西南至荆襄。史言“州郡例置田官”,这使得社会秩序恢复,增强曹魏实力。曹魏重视农业的另一实证是其大兴水利,其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曹魏建置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发展手工业生产。邺城、洛阳等贸易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和海外有贸易往来。此外造船业、陶瓷业、丝织业、制盐业等等也都十分发达。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提供了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

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国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经济实力也最弱。特别是刘备夺取益州之战中,致使益州百姓“饥膏草野”。刘备攻占成都后又纵兵抢掠使原本充裕的府库为之一空,以至日常军费开支都成了问题。诸葛亮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特别注重刘备军控制地区的农业生产。盐铁对蜀汉有不错的利润;而南中金、银、丹、漆、耕牛、战马、蜀锦等贡品,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

三国时期,促进西南地区开发的政治家是谁?

诸葛亮.

1、政治上实行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政策,有利于民族的和睦。

2、经济上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3、军事上平定了当地的反叛势力,有益于祖国的统一。

出师表作者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原因在于:

1、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和赏罚公正严明是施政的举措,而亲贤远佞是核心、是大方向和兴衰之道;

2、亲贤远佞是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这两个意见的基石,因为无论集思广益还是赏罚等举措都要靠人来实施,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事物的具体发展方向。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做到赏罚公正严明和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所以诸葛亮才会把第三条建议看的尤为重要并最后强调,指出前汉兴隆、后汉倾颓之故,皆在“亲贤臣,远小人”与“亲小人,远贤臣”的区别,希望后主能亲贤远佞,兴隆汉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的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后方。这些都是为推进事业,出兵击魏做准备的。

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孙权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这正是蜀汉进击中原的良机,于是诸葛亮毅然决定出征讨伐曹魏。

经过一番准备,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近佞远贤,难以守成,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所以写了这篇表文。这篇《出师表》是他出师前向刘禅上的奏疏,篇名为后人所加。

作品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此篇文章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