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何附会儒学?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6489℃ NORA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何附会儒学?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报刊意义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刊载的科学知识,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科技知识的大门,这种方式也常常被后来的传教士编辑报刊时所使用,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尤其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中有些文章就直接照搬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近代来华的西方报人,无论是传教士还是商人,都把西学当作是一项重要内容来宣传,成为他们介绍西方文明的一张王牌。无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介绍的西学知识多么浅薄,但它在西学的传播上仍然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虽然《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发行范围主要局限在南洋一带,进入中国内地不多,它的读者群也非常有限,主要是一些基督教教徒或是对基督教感兴趣的人,同时也有少量的商人、水手,但是这些知识第一次较准确地向中国人描述了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轮廓,对时人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也做了比较合理的解答,从而批评驳斥了当时中国人固有的一些传统认识。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影响并不很大,但一部外报侵华的历史由它开端,这种政治影响却是很深远的。总的方面看,它的创办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侵华政策的需要;但在实践上因其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它的侵略性质又不象后来一些同类刊物那样明显、那样强烈。这些都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评判。

名词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月刊,传布于南洋群岛、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华人聚居区。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是米怜,其他撰稿者还包括马礼逊、麦都思、梁发等。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1815年8月5日,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

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作为第一个来到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到达广州。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动的基地,1815年,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中国刻字工人梁发等来到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办学校、设印刷所,并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该刊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所以宗教内容占绝大篇幅,包括介绍基督教义、介绍《圣经》等等;同时还包括宣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介绍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等。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情况,开始涉及时政。文体多样,既有千字以上的长篇论说、几百字的短论和三言两语的杂句,有故事、寓言、七言诗,也有书信和编者按。没有新闻专栏,只在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的预告性新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米怜所写的《张远两友相论》一文,后编为小册子多次翻印,成为基督教早期在华影响广泛的宣传品。

米怜很注意研究和迎合受众,考虑到东南亚华人多属下层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但关心祖国,所以他主张刊物内容要简短、通俗、生动。因此该刊的传教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并采用对话、讲故事的方式,以求更易于被读者接受,长篇文章则往往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裁,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天文地理等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配有插图,生动易懂。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每期6至7页(1张两面),每期初印500册,第五期起印1000册,后增至2000册。免费赠阅,传布于南洋群岛、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华人聚居区,“中国境内亦时有输入”。编辑和主要撰稿人是米怜,其他撰稿者还包括马礼逊、麦都思、梁发等。

1821年,因为米怜病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历时7年,共出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