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责任认同过程中的作用?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9423℃ STEWART

如何理解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责任认同过程中的作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概念定义

社会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个人的共同体。

个人是相对于群体而言的,是指在社会中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

2、辩证关系

一方面,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个人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利用社会资源。巧取豪夺的行为为正直的人所不齿,不善于利用社会条件的人也显得孤陋寡闻。

另一方面,社会的存在和变迁离不开个人。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直接影响社会。当一个人对集体和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时,人们说“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当一个人对集体和社会有消极作用时,人们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怎样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的关系

大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怎样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的关系

如何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都无从谈起。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一切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实现社会和谐、创建美好未来,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美好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些特征,要求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特别是应在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

1、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1)首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纯粹孤立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这二者关系中显示的。

(2)其次,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时。

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的选择。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问题本质上就是对社会的奉献或者说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问题。人生价值观的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这一本质问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理清这一问题,才能自觉为社会为他人多作奉献,抵制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错误行为。

(2)理解这一问题,应当把握以下几点:①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②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价值的基本标志,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③正确认识和处理为自己和为他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金钱与人生价值三个关系;

3、走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1)要全面看条件。社会条件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人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但又各有特点,个人可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质条件又要看到精神条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个人待遇,而忽视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发展,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结果妨碍了人生价值的实现。

(3)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地看,社会为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