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用淡水养两天行吗 鲍鱼用盐水能养活吗

8690℃ JOAN

鲍鱼用淡水养两天行吗鲍鱼用盐水能养活吗

鲍鱼自来水养一天会死吗

鲍鱼是海产,绝对不能用淡水浸泡,只泡了10分钟赶紧先捞起来先观察一下。

  因为鲍鱼生命力很顽强,现在是夏天,如果是活鲍鱼只是保存到第二天只要用袋子装好一定要放进冰箱冷藏室,保存两三天基本没问题的。

  在南方,之前是冬天气温大概4~5度,活鲍鱼放在泡沫箱里没放冰箱放了两天还是活的。

有关鲍鱼的养殖常识

鲍鱼育苗技术

  1、育苗条件

  (1)成熟亲鲍:无损伤的健康个体,壳长6厘米以上;性腺外观极为饱满,包住消化腺的绝大部分,性腺凸出于壳缘,由于充满了精卵细胞而末端变得纯园。

  (2)亲鲍暂养池和幼鲍培育池,要黑暗日塑料布。

  (3)采集器:主要由透明有机玻璃,聚乙烯塑料藻板和薄膜等制成。

  (4)采集框架:采用钢筋扎制,用薄膜包裹,或用细竹木扎成。

  2、工艺流程

  亲鲍蓄养棗人工诱导产卵棗筛选受精卵棗幼虫采集与培养(适时稀疏分养)棗稚鲍养殖。

  鲍鱼育苗,饵料尤为重要,且必须提前准备,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 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浸泡数天,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面盘后期的幼虫。

  鲍鱼育苗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藻类培养,除在幼虫培养池内加入适量的营养外,同时加强光照,以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速度,使底栖硅藻的繁殖数量与幼虫或稚鲍的摄食量维持平衡,为此,需不断加入肥料,如果基本上饵料不足,换水后应加补充饵料或更换饵料板,以满足幼虫的摄饵量。

  3、病害防治

  孤菌病:病状:鲍足上皮组织脱落,患病个体不活泼。重病机械刺激无反应。血液中有活动细菌,身体退色,触手软弱无力,内脏团萎缩,足缩回,鲍鱼从变态到1厘米发生持久性死亡,有时出现死亡高峰。

  病原:红鲍在幼小时容易发生孤菌病,分离出的孤菌其生化特性接近于溶藻酸孤菌。

  时间:一般高温条件下或充氧过多易发病。

  防治:幼鲍应在适宜环境下养殖,对伤鲍可药物浸洗伤口。

  治疗:1)用氯霉素25-50ppm海水溶液浸洗0.5-1小时,或用复方 新诺明1%的海水溶液浸洗5分钟。

  2)用氯霉素或复方新诺明配成5%的海水溶液涂擦伤口。

  上述药物处理方法都需将鲍鱼放在空气中10-15分钟,使药液充分的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饲养。另外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治疗一次。

  三、鲍鱼养成技术

  1、养成条件

  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自然条件的优劣对其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地势 养殖区应选择滩涂较为平坦,底质泥沙为宜,便于棚架、浮筏的设置。并有适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或围垦区的深水位置较为理想。

  (2)水流 养殖区的潮流要求畅通,海水交流条件好,风浪平静或不易受大风大浪的袭击。

  (3)水质 海水温度应是太平洋牡蛎适宜的范围5-30度;海水比重应在1.005-1.025左右。

  (4)饵料 养殖区必须是肥区,便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以保证牡蛎生长所需丰富饵料生物。

  (5)污染 养殖海区应没有严重的工农业污染。

  2、养成生产工艺流程

  养殖海区的选择→养成方式的确定→养成器材的准备→养成设施的设置→苗种放养→养成管理→收获加工

  3、主要养成方式简介

  (1)直接养成法

  传统的养殖方法如投石养殖、桥式养殖、立桩养殖和插竹养殖等。这些养成方式的共同特点就是采苗器兼作养成器。

  (2)分苗养成法

  包括滩涂播养、浮筏或延绳垂下式养殖及单体养殖等多种方法,与直接养成相比,这些养殖方法可人为控制养殖密度,有效利用养殖水域,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是牡蛎养殖的先进方式。

  4、滩涂播养:是目前滩涂养殖太平洋牡蛎中较简便的方法。将蛎苗按照一定密度直接播撒在泥滩或泥沙底质的滩涂上进行养成。

  垂下式养殖又分:

  1)棚架式:在养殖区内用竹、木或水泥桩等搭设棚架,将附苗器械垂挂在棚架上进行养成。

  2)浮筏式:在浅海域设置浮筏,浮筏由毛竹构成,将附苗器垂挂在筏架上养殖。

  3)延绳式:在浅海区设置浮绠,将附苗器器挂在浮绠上进行养殖。

  4)吊笼式:单层圆笼式养殖扇贝用的多层网笼都可用来吊养牡蛎。

  除此而外,太平洋牡蛎还可与对虾混养,与海带、裙带菜等藻类间养。

  饵料:完全依靠自然海区的天然饵料生物,以单胞藻为主。

  病害防治:太平洋牡蛎的养成生产中,发生的疾病较少,国外报道的有卡诺氏菌病,国内养成主要危害来自敌害生物,一类是竞争生物如褶牡蛎、藤壶、苔鲜虫、石灰虫等与其争附着基、争食、争氧;另一类是残食生物如螺类、蟹类、凿贝美女虫、扇贝蚤等,尤以最后一种危害最严重,目前尚无有有效防治办法。

  四、鲍鱼收获与加工

  1、收获方法

  鲍鱼笼养、工厂化养殖收获方法简便,从养殖条约中或养殖皱纹板上直接拔离即可,自然海区养殖的鲍鱼的采捕一般安排在夏秋期间的水温较高季节,便于潜水作业。

  鲍鱼采取的标准一般掌握在规格达9厘米左右,每20个可达1公斤重。

  2、加工技术

  鲍鱼因其营养丰富、细嫩可口、丰富畅销,目前多以外销为主,即洗净后即可烹调,此外也可加工成干品或制成罐头。

  干品加工:先将鲜品去壳及内脏块,置于缸中加盐7-8%,隔夜取出后,搓洗去足周边的黑色素和粘液,洗净后入釜中加水煮熟,捞起用线穿起放于席上晒干即成。

  罐头制作:我国常用的是作水煮罐,并将鲍鱼去壳,头及内脏刷洗干净后封罐即成

怎么鲍鱼怎么养

1海底养殖:将2厘米左右的幼鲍放置养殖笼中,养配10-30%的饵料,封闭好置于海底;也可将幼鲍直接放置自然条件较好的海区(增殖)。2)筏式养殖:将幼鲍放置鲍鱼养殖笼中,然后固定在浮笼上养殖,定时投饵,清除粪便杂质、残饵,洗刷污泥,疏通水流。3)池塘养殖: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在陆地建池,采用流水和充气养殖。4)工厂化养殖:建鲍鱼养殖室,通过建冷却、供热系统以达控制水温的一种养殖方式。5)坑道养殖:利用坑道自身温度恒定的自然条件,通过处理水质而采用的集约式养殖(可称为工厂化养殖的一种。  目前我市主要采用的是坑道养殖和前三岛海域底播增殖两种方法。 饵料  养殖幼鲍必须投饵,且饵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 自然海区及养殖投饵次数及数量视季节而定,夏季水温高,海藻易腐烂,叶状体腐败沉于底部,水中氨态氮增加,溶氧减少,易引起培养环境恶化,影响鲍鱼的正常活动,故此时每2-3天投饵一次,投的量要少些,以能吃完为准。秋季是鲍鱼生长较快的季节,需投喂足够的新鲜饵料,每4-5天投喂一次。冬季水温低,鲍鱼的摄食量少,新鲜藻类浸泡在水中7-8天不致腐烂,因此冬季每8-10天投饵一次即可。注意每次投饵应在清除饵料残渣和鲍的排泄物以及更换新鲜海水后进行。 鲍鱼喜干幼嫩海藻,在无新鲜海藻的情况下,可利用干藻浸泡后作为饵料投喂,且藻类喂养以混合效果为好,在藻类中裙带菜,鹅肠菜、海带、马尾菜等是鲍鱼比较喜食的海藻,饵料效果好,生长速度快。当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紫菜,试验结果表明不太理想,对鲍鱼的消化有很大影响。 鲍鱼养殖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使用时应考虑其含有动物蛋白,在水中浸泡易腐烂,故在掌握考饵时间上相应缩短。  工厂化养殖鲍鱼或坑道养殖鲍鱼其投饵与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工厂化养殖或坑道水温和室温相对恒定,故在投饵时间上有所区别。

鲍鱼买回来怎么养

在家里养不活,养鲍鱼需要合适的盐度、水温、溶氧度。

  养鲍鱼需要海水,给它一个大一点的空间,如果有氧气泵最好了。鲍鱼吃海带,海带要1-3天就更换。如果没有海水那就没有办法了。鲍鱼其生存的水温范围在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鲍鱼属于中盐度的海洋生物,海水盐度能稳定于29‰~31‰为宜,最低不低于27‰,最高不超过36‰.保持天天给缸子里打氧。

  鲍鱼由于其喜栖水质清晰、海藻丰富、水流通畅石穴的生活习性,因而自然界分布在黄渤海的皱纹盘鲍其南界在连云港市前三岛海域。近海由于水深不适宜其生长,故现有的鲍鱼养殖方法采取坑道养殖,即采用人工净化海水,利用坑道恒温的特点,集约化养殖,其主要养殖点主要是连岛镇水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