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面对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你想说些什么?10字

3126℃ 石晶晶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们想说什么呢答案?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们想说什么呢答案?我来答 cherrymoons LV.9 2020-02-26 权贵们啊,你们只知寻欢作乐,把那些被敌人掳虐受尽折磨的失地人民抛之脑后,难道你们对得起那些盼望早日回归祖国的人民吗? 心是肉做的,你们难道是铁石心肠吗?亡国丧家之痛在你们眼里是那样不值一提吗?在金人沦陷区里,那些人民翘首日日夜夜盼望你们的到来,收复失地,还他们一个幸福和温馨的家园,而你们却在游玩,你们对得住为你们流干眼泪的老百姓吗?如果你们继续这样,必然会像北宋亡国一样,今日的杭州必会变成昔日的汴州,杭州必会沦为金人的铁蹄之下,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宁,为了安居乐业,你们醒醒吧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面对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你想说些什么?10字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宋朝权贵你想说什么?

不思进取,最终只会自取灭亡.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强烈的反映出什么?同时也流露出什么?

《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都是以北宋被金兵攻陷,中原被占,(徽宗 )和(钦宗 )两位皇帝被擒,南宋皇帝在( 临安)建都这段历史为背景.前一首的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杭州的所见所闻,讽刺和揭露了(南宋权贵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 ),后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境

南宋 陆游 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两首诗都有景色描写,表达的都是对(心情的描写“不大确定” ).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题临安邸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写作背景(简单)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写作背景如下: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陆游68岁,罢归故里已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时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这两首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译文

秋天的黎明,推开篱笆门感到一丝凉意,愁从中来,题诗抒怀.长长的大河一路向东奔入大海,高耸壁立的山岳直插云霄,如此让人壮怀激励的河山总归被胡人夺去,我这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充满期待的看着江南,希望偏安的南宋军队能夺回我们的江山,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请再写一句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感情一致的诗句?

《秋百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的爱国之情.表达了同样感情的诗句还有:1、死去元知万度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回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4、商女答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诗意

题临安邸年代:【宋】 作者:【林升】 体裁:【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注释[注释](1)临安:南宋的都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意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2岁时,北宋被金灭亡,所以他从小立志要杀敌报国,后来更是多次亲赴前线.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对此,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诗苍劲悲凉,充分表现出诗人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