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以导于人者古文中哪一句是名句?(受人尊敬者人人敬之,下一句是什么)

5588℃ VALERIE

君子所以导于人者古文中哪一句是名句?(受人尊敬者人人敬之,下一句是什么)

受人尊敬者人人敬之,下一句是什么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道 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 禽兽又河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 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6)于天下,可传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6631于后世. 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 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 君子不患矣。”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 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 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 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 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比如说这样的 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 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忧 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 了。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反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古代名言名句有哪些?

以下名言名句皆出自孔子: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不学礼,无以立。

3、不迁怒,不二过。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便辟,敦睦柔,友便佞,损矣。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5、过,则匆惮改。

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口。知者不失人,亦不失口。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此后己,不亦远乎?。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1、刚毅木讷近仁。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放于利而行,多怨。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礼之用,和为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一句是什么?

整首是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自《劝学》 作者:荀况 麻烦亲的鼠标移过去帮忙点一下好评哦~~谢谢!

仁者爱人小古文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详解 何为“仁”?一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旨归;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内在道德修养。 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弟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 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