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府训导是什么官?(府学训导是什么官衔?)

6078℃ MANUEL

太平府训导是什么官?(府学训导是什么官衔?)

府学训导是什么官衔?

教谕,“正式教师”之意,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而嘱托则是约聘教员。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嘱托,多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学官与诉讼无关,以“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

儒学,始于两汉,兴于隋唐,盛于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的基本形式。授课以孔孟学说为主,称为儒学,分府、厅、州、县四级,供生员读书,多系官办。

教谕是学官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 学官名。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请问,清代的侯铨训导是什么官职?

我曾祖父是前清的贡生,他的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是进士,在朝为官。所以曾祖得以享受恩荫得了贡生的出身(贡生也是国子监的一种学生来源,读完后理论上能享受举人的待遇),他后来是有这个“候铨训导”的职务。这是个没实权的虚衔。考上举人或读完监生/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就是“岁贡”,后来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传统社会公办学堂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品级大概是从七品、正八品左右。贡生算是地方层面的高级知识阶层,所以有资格获得这个级别的“职称”。“候铨训导”这个职位也是一样,是个虚衔,一般是由当地举人、贡生出身的有社会地位、有学识、身家清华的人担任的。就相当于现在当地政协负责监督教育和学风的一种社会职务。“候铨”即“候选”的意思。“候铨训导”即“侯选(候补)训导”。是“训导”官的候补,因为清朝的官职都是分“候缺”和“即用”之分的。比如“即用知县”、“即用知府”才是实权实职官员,“侯补”、“侯选”的都是只享受这个级别的待遇,并无实权的虚职。

训导的官名

训导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训导职能通常为辅佐地方知府,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主要功能为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学官名。 明 清 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清史稿·职官志三》:“儒学:府教授、训导,州学正、训导,县教谕、训导,俱各一人。”

梁兴初是什么级别是什么官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