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巜雷雨》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二年级下册雷雨课文的中心思想怎么写)

1468℃ BOBBIE

二年级下册巜雷雨》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二年级下册雷雨课文的中心思想怎么写)

二年级下册雷雨课文的中心思想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巩固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2.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不同景物的特点 。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 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猜谜游戏,看谁最聪明?可以吗? 雨是夏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夏季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什么雨呢?(生:暴雨、大雨、小雨、雷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雷雨》。 二、巩固字词,默读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许多字词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课件展示认一认。](自由读、领读、排火车读……) 2、扫除了字词障碍,我...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巩固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2.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不同景物的特点 。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 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猜谜游戏,看谁最聪明?可以吗? 雨是夏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夏季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什么雨呢?(生:暴雨、大雨、小雨、雷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雷雨》。 二、巩固字词,默读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许多字词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课件展示认一认。](自由读、领读、排火车读……) 2、扫除了字词障碍,我们读起课文来就比较顺畅了。【课件展示读一读及默读要求。】 (1)请一名学生读默读要求。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3)交流: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板书: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3、同学们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 (板书: 1—3 4—6 7—8 ) 三、 细读课文,品味文中意境。 (一)、学习雷雨前的部分(1—3自然段) 1、(课件展示文中两幅插图,比一比。)仔细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赶快到文中读一读吧! 3、学生朗读。师:读完这几段后,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4、要想读好这几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学生提建议。) 师:大家的建议都很好,老师想来试一下。(情景范读。) 5、不同形式朗读。 6、交流好词好句。 (1) 学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板书:闷热) (2)学习“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7、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吧!(齐读) (二)、 学习雷雨中部分(4――6自然段) 1、出示雷雨中片段,读文思考: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 2、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小了)学生用声音体现出雷雨中的天气变化。 (三)、 小组合作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 雨停了,雨后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呢?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2、学生小组内读文、交流: 3、(课件展示插图二):如果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板书:清新 愉快)哪些词或句子让你觉得最美? (四)、小结。 多么优美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板书:仔细观察)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1、分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配乐朗读全文。 五、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你觉得怎么样?(生自由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实践应用: 同学们课下留心观察天气变化,然后写一篇日记。 七、板书设计: 18、雷雨 雷雨前(1-3):闷热 仔细观察 雷雨中(4-6):大、急 雷雨后(7-8):清新、愉快 八、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要想学生有文中所描绘的那种感知体验,我们必须要创设一定意境和氛围,才能让学生有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节课里,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尽量做到先让学生直观感知后再理解其含义,让学生如同跟作者所看到的景色一样:炎热的夏日,雷雨前满天乌云,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感觉真实,不虚假,印象十分深刻。此外,我重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品读句子和词语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观察能力。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学中,我首先引领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及课文结构;然后重点引领学生学习雷雨前(1-3自然段)部分,通过自由读、教师情境范读、赛读、齐读等读书方式,抓重点词句分析感受,在读中想象其意境。再让学生模仿前一部分的方法学习雷雨中(4-6自然段)部分,通过自由读、学生情境读的方式感知想象,品词学句读文相结合。最后完全放手,利用前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雷雨后(7-8自然段)部分,意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课文的同时,学习作者平时认真观察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雷雨用越来越来写句子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雷雨用越来越来写句子

解答

可以写成:

雷雨越来越来大了,我们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去。

二年级下册语文中,雷雨一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 )、( )、( )的顺序来写的。

  2.雷雨前,满天的( ),( )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 ),蝉 ( )。忽然,天空刮起( ),闪电( ),雷声( )。

  3.雷雨中,雨( )。往窗外望去,( )哇,( )啊,都( )。

  1.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2.乌云  黑沉沉   一动不动   一声也不叫  一阵大风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3.越下越大  树  房子 看不清了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句子各三句

雷雨前,空气压抑得很,乌云密布。

雷雨中,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每一道闪电的到来无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可预知的灾难。

雷雨后,先前的乌云急速躲到山脚下,只剩下一条横跨天际的桥,它的名字唤作“彩虹”,这时,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