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地山的介绍? 许地山的原名

5314℃ MARYANN

作者许地山的介绍?许地山的原名

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本书分小说和散文两部分,从他的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等书中精选了作品71篇,包括小说名篇《命运鸟》、《缀网劳蛛》、《春桃》和《铁鱼底鳃》等,散文名篇《落花生》、《无法投递的信》等。

他的作品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适合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阅读。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小说集),散文集《空山灵雨》等。他的小说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南洋风光、宗教色彩及平民主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构成了他早期作品的特征。后期创作淡化了宗教思想和宿命论观念,有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总的来看,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正如茅盾所说:他“不像冰心、叶绍钧、王统照他们似的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天国,更不像庐隐那样苦闷彷徨焦灼,他是脚踏实地的。他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都试要放进一个他所认为合理的人生观。他并不建造了什么理想的象牙塔。他有点怀疑人生的终极的意义,然而他不悲观,他也不赞成空想”。(《现代小说导论(一)》) 他的散文也和他的小说一样,诸多思想矛盾统一在一起。 1925年,许地山出版了他的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其中不少篇什是独具风格的散文。他早年长期潜心于宗教哲理的研究,佛教的宿命论观点在他初期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空山灵雨》中那些偏重于主观抒情的散文更是突出。在这本集子的《弁言》中,他开宗明义地宣示“生本不乐”,把人生视为“苦闷的象征”,这和佛教的多苦观是一致的。 在一篇题为《海》的散文里,作者把海当作茫茫人生的象征。一开始即借朋友之口提出了一个消极的命题:“人底自由和希望,一到海面就完全失掉了!”海在冥冥中支配着人的命运,人的一切努力和抗争都是徒劳的。这里不存在诺亚方舟。那么,人呢,只甘于沉沦吗? 在人生之海的险恶的波涛中浮游,高谈阔论全都是无济于事的,重要的是努力自救——作品中“我”的观点,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在“风狂浪骇的海面上,不能准说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就可以达到什么地方;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持住,随着波涛颠来簸去便了”。作品透露出一种执着的直面人生的态度,也披示了作者世界观的缺陷。 消极的、无所作为的宿命思想,和积极的、进取的思想,在这篇作品中是同时并存的。消极地等待沉沦,屈服于命运的播弄,固然不足取;但“把性命先保持住”,而又“随着波涛颠来簸去便了”的这种“只管划船”,不辨方向的态度,也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原来,在作者看来,人生多苦、命运不可抗拒、灾难不可摆脱的观点,是他多年来深信不疑的宗教意识的体现。 寓抽象的观念于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许地山许多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人世的险恶、苦海无边、命运不可逆转,这些本是佛教宿命论的思想,但作者在作品中避免了诠释说教的口吻,而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强调暗示和启迪。他的另一篇散文《蝉》,以蝉来喻弱者,经过艰苦的挣扎奋争,好不容易爬到松根上头,而在急雨的袭击下摔到地上,又面临蚂蚁和野鸟的威胁了。作品的中心旨意是抒写充满苦难灾祸的人生,通过蝉这一喻体,使诗意更含蓄婉曲了。《蛇》,通过平常的生活观象,点出了“要两方互相惧怕,才有和平”的这一真理,揭示出不正常的人世间的正常心态。这种曲折婉转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于本书的编选,兼收散文与小说作品,再分开排列,以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许地山作品--本书目录

醍醐天女

命命鸟

商人妇

愚妇人

换巢鸾凤

黄昏后

缀网劳蛛

枯杨生花

女儿心

萤灯

爱流汐涨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三博士

再会

东野先生

处女的恐怖

人非人

春桃

危巢坠简

铁鱼的鳃

补破衣的老妇人

街头巷尾之伦理

归途

解放者

无忧花

散文

爱的痛苦

你为什么不来

难解决的问题

爱就是刑罚

花香雾气中的梦

银翎的使命

美的牢狱

桥边

我想

海世间

海角的孤星

无法投递之邮件

三迁

山响

蜜蜂和农人

暗途

梨花

春底林野

头发

疲倦的母亲

落花生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桃金娘

我的童年

信仰的哀伤

暾将出兮东方

鬼赞

光的死

乡曲的狂言

公理战胜

万物占胜

别话

面具

女子的服饰

......

许地山简介(超短)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收集作者许地山的相关资料和文学成果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 《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 《换巢鸾凤》 《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 《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 《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 《落华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 1941,商务 《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 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 《杂感集 》1946,商务 《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 《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 编纂,1931,商务 [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 印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 二十夜间 英国贝恩编,1955,作家 大阳底下降 英国贝恩编,1956,作家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

许地山简介

许地山(1893.2.14—1941.8.4)

原名许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生于台湾台南,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饿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次年入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是著名学者。

TAG: 原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