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嬴姓赵氏是什么意思? 嬴姓十四氏

3193℃ JERMAINE

赵武灵王嬴姓赵氏是什么意思?嬴姓十四氏

什么叫赢姓赵氏

两周时代中国的姓氏制度与今天是不一样的。要了解何谓“嬴姓赵氏”需要抛开今天的姓氏习惯,按照古时的路数去理解。

 

我们今天的姓名模式是“姓+名”,这个姓与古时的姓不是一回事。从传承角度来说,我们今天的姓其实正是周代时的氏,而那时的姓(为了区别且称为古姓)已经在汉代时彻底走向消亡,今天已经没有了。当然,有部分古姓以氏的形式停留了下来,例如今天的姬、姜、姚还比较常见,其他 的如姞、妘、姒、子等,今天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嬴一般也被认为是古姓之一,今天仍有微量留存,全国约一万左右人口。

 

在周代初期,古姓的地位还很重要,但作用与今天的姓(即古氏)不同,它主要是血缘的标志,而不作为家庭代号。古姓大多是在原始社会时兴起,那时并没有在名前加姓的习惯和制度,姓一直只是做为血缘符号而流传下来。到了父系社会家庭时代,各个贵族家族为了区分自己的家族标明身份,又新创了“氏”作为家族徽记。我们可以把姓(古姓)和氏的关系大致类比为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氏的诞生就是为了区别家族表明身份的,所以氏是要用在男子名字前面的。在后世的姓氏制度发展演变中,古姓最终消亡,而氏则自用至今,改称为姓(今姓)。

嬴姓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舜时代,始祖伯益是上古大贤,他得到舜的封赐,其中就有一项是以嬴为姓。(伯益生活的年代已经有氏出现了,所以“赢”到底是姓还是氏,其实是有待的进一步研究的。)伯益死后,嬴姓即开始分化,他的小儿子若木成为徐国国君,他的后代就以徐为氏了,称为“嬴姓徐氏”,这可能是嬴姓中第一个氏。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嬴姓源源不断地分化出新氏,比较有影响的有所谓十四氏。“赵”氏即其中主要的一支。赵氏与其他氏不同,它是由嬴姓的主宗嬗化而来。在周穆王时期,嬴宗造父因为战功的关系被周天子赏赐赵城,自此嬴宗即称为赵氏,即“嬴姓赵氏”。

在周代,姓与氏是并存的,不是“有我无你”的关系,所以所有赵氏的成员依然可以说自己姓嬴,这就像二维坐标系中的纵横坐标值,是两个维度的概念。这种制度比今天的姓名模式精确得多。因为有很多氏其实是由不同的姓分化出来的,单纯只说氏就搞不清是不是一家人,连姓带氏一起说就能精确地辨识血缘关系。例如战国时的白氏,就有来自于楚国的“芈姓白氏”和秦国公子赵白后代的“嬴姓白氏 ”,这两个白氏在今天都叫姓白,分不清彼此,但在先秦时期就泾渭分明了。赵氏在后世也吸收了很多其他氏族甚至是民族的成员,从而达到2700万的巨大人口规模,但是真正的“嬴姓赵氏”有多少呢?很难统计了。

秦国国君之所以是赵氏,是因为秦国立国之君“非子”是赵氏始祖造父的侄孙(造父的高祖父蜚廉是非子的七世祖),他的父、祖辈因为身份卑贱生活艰困而投靠了嬴姓宗主造父家族,成为其仆从。造父受封得氏时照顾宗亲,同意收纳他们为赵氏。所以秦国是先有氏后有国,其宗室自始至终一直是赵氏。所以,按照当时贵族男子称氏不称姓的规矩,秦国公室成员的名字都应该是“赵某某”而不是“嬴某某”,秦孝公自然就是赵渠梁,秦惠文王就是赵驷,秦始皇就是赵政(赵政这个名字是被《史记》《汉书》《战国策》《淮南子》确切记载着的)。

秦国国君嬴姓赵氏是怎么回事

先秦时期姓表示血缘所出,氏则是以封地和官职等所获家族称号,实际上是姓的分支,秦国是嬴姓固然不假,但是他们称赵氏,而“氏”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姓”。先秦时期女子 “称姓不称氏”,且称姓时要放在名字之后。而氏仅供男子使用,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查遍《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未见有人叫“嬴某”或“嬴某某”者,在《汉书》中才出现了一个叫“嬴公”的人。现在人们都把秦始皇叫“嬴政”,其实是开历史的玩笑……

:秦惠王赵氏是什意思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前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

秦始皇嬴姓赵氏什么意思?

嬴姓赵氏意思是:姓氏合二为一。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溯嬴姓渊源,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八恺之庭坚),皋陶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

嬴姓赵氏始于西周造父,造父为皋陶的十世孙。据《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扩展资料: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出生,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

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

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

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

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53239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

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

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嬴姓赵氏

TAG: 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