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啥意思?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2210℃ CARY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啥意思?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啥意思

应为:修身养性净口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封建社会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历史名言,原本就不是写给普通百姓去看的,因为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认字,也没有晋升为社会管理层的文官制度。它是写给仕大夫(贵族)甚至是君主的,激励人生、成就人生的追求境界。修身就是使自己具备足够的才华和美德,齐家就是去治理好自己的庄园,治国就是辅佐君主(或者是君主本人)治理好国,平天下就是在全世界的范围(那时候世界的概念就是长江流域以北的所谓"中国")内成就功业。事过境迁,夕日的封建社会早已经化为就历史的烟尘,但是这句名言在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激励和引导了多少俊杰成就了英雄伟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古语的背景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那时候的社会不要说和今日社会,就是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二千多年的社会,都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周朝封诸侯八百,每一个诸侯都是一个国;每个国都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财政、司法和军事权,但是绝对不是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诸侯国又分封为若干个贵族家族,每一个贵族家族就是一个家,相当于一个庄园;这样的家和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家是天壤之别的概念,今日社会之家庭那时候只能够称为户,今日社会之普通公民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够称为奴隶或者隶农。

二、商业社会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之所以重新去评说这句古语,是因为今日之商业社会和夕日之封建社会有很大的相似。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与周朝时的情形一样;当时的周天子仅直辖今日之渭河平原,更广大的国土被众多的诸侯国所管辖。商业社会的大型企业,具有不受政府直接控制的行政和财政权力,它们构成了商业社会的支柱,这和夕日的诸侯国难道不是有很大的相似吗?至于众多的贵族家族,就相当于数量更多的中小企业,这和夕日的贵族庄园难道不是也有很大相似吗?至于在商业社会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来说,不就是夕日的市民、自由农和隶农吗?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却有惊人的相似。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历史名言,对于处于商业社会的我们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是商业社会,企业就是社会的基础,那些主导行业发展的巨型企业就是诸侯国,那些具备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规模企业就是贵族庄园,而更多的小企业只能够说是作坊和自耕农。一个巨型企业往往具备了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世界上每年有一百亿美元销售额的企业连世界500强都进不去,而GPD有一百亿美元的国家不过只有五十个。2004年《财富》全球最大十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合计达到了一万八千多亿美元,远远超过拥有十三亿人口和一万三千多亿美元GDP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把沃尔玛当作一个国家,那么2003年它的2630亿美元的销售额可以在全球各国GDP排行名列第21位。这些巨型企业在经济概念上和封建社会的诸侯国有什么区别呢?它们难道不是在经营天下吗?至于拥有着几百名、几千名员工,上千万、上亿元资产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它们难道不就是封建社会的那些贵族庄园吗?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打造当代商业社会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新概念,并且以此来激励和引导众多的优秀商业精英去成就未来中国社会的新商业成就。

如何使这些诸侯国(巨型企业)称霸天下(全球),难道不就是商业社会时代的"平天下"吗?如何去创建、去经营管理这些诸侯国(巨型企业),难道不就是商业社会时代的"治国"吗?如何去创建、去经营管理这些贵族庄园(规模企业),难道不就是商业社会时代的"齐家"吗?如何逐步培养自己未来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才华和品质,难道不就是商业社会时代的"修身"吗?探索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就的道路并没有铺着鲜花的地毯,更多的还是艰辛和坎坷,要想使自己具备优秀的才华和品质就必须要树立远大和理想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这难道不就是"心正"吗?"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谋求商业成就的五个发展阶段,只有一步一步的走完每一个阶段,才能够成为未来称霸天下的商业英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大学》是以修身为核心。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人的修生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过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那段话意思就是讲: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儒家君子格言

平天下,需治国

欲治国,先齐家

欲齐家,先修身

通过修炼自己的品行,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使家庭和睦,而后治理国家,而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大学》,原文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扩展资料:

“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儒家“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天下均平的社会理想状态。但这个“均平”或“平均”却不是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那个平均主义的“平均”,不是绝对的量的均匀,而是一个表示合理、平衡、公正、公平、秩序、和谐等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就基本含义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平等和公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TAG: 齐家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