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不敢偷袭金陵的原因是 一旦朱元璋被消灭,自己就会成为陈友谅的邻居?

6178℃ WILMA

张士诚不敢偷袭金陵的原因是 一旦朱元璋被消灭,自己就会成为陈友谅的邻居?

《明朝那些事中》朱元璋先灭陈友谅的原因是

no no no 楼上的都不对!肯定都没有看过明月的那些事儿啊O(∩_∩)O哈哈~作者是这样分析的(其实是朱元璋分析的),陈友谅不像张士诚(朱元璋对他的评价只有俩字:量小),他是有野心和抱负的,如果先打张士诚这个土财主,陈友谅必定会援助他从而使得朱元璋腹背受敌,而如果先灭陈友谅,张士诚只会隔岸观火,唉!性格决定命运啊!楼主,都是明矾,给个五星呗 ^_^

张士诚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打败

张士诚虽然富裕而且善于守城,但是目光短浅,只满足于割据一方,没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因此在混战中是以防御为主,坐视朱元璋一步步壮大消灭其他势力, 最后只能是被朱元璋所灭。

论历史人物朱元璋能够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及元军的根本原因在何处?

打败陈友谅:

1.刘伯温的主战思想。

2.间谍战朱元璋更高一筹。

3.张士诚的间接配合(张士诚啊~早不出兵,等朱元璋灭了陈友谅你在来打,性格决定一切啊)

4.有个好老婆(马皇后在得知陈友谅大军来打,她便卖掉所有的自己值钱的东西拉拢将领士足,虽说没多少钱,但让人感动,和当年长孙皇后玄武门事件后,第一个来到现场安抚将士一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打败张士诚:

1.张士诚是自掘坟墓(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发兵,所以怎么说性格决定一切了)

2.手下大半直接开城投降(你就养了这么些人)也就平江是正真的打了一仗,毕竟张士诚就在里面。

再说说楼上的观点,之所以元朝只打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有道理的,这只能说明朱元璋聪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只有朱元璋明白~~你陈友谅都称帝了,不打你打谁?

张士诚兵败原因?

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明太祖实录》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在朱元璋讨灭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于1366年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并且于1367年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后张士诚被俘,之后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

1358年春,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安、俞通海、桑世荣等人大张旗鼓去“讨伐”张士诚,并派出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从徽州显岭关攻取了张士诚的建德路。张士诚大恼,复遣兵反攻常州、常熟,均失败而归。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胡大海、李文忠又攻下老张的重镇诸暨州。张士诚遣将攻江阴,被守将吴良打得大败而去。“(朱元璋)得江阴则(张)士诚舟师不敢溯大江,上金(州)、焦(州)。自是侵轶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