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灭亡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甚至更早就已埋下伏笔? 秦国灭六国的历史进程

2314℃ BRITTANY

秦国的灭亡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甚至更早就已埋下伏笔?秦国灭六国的历史进程

有人说秦朝的灭亡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埋下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在秦国没有灭亡六国以前,秦国或许还不会灭亡,但是秦国一旦没有对手了,自身就会马上灭亡。

原因在于秦国民间刑法太残酷,本来对手没灭亡,秦国百姓受到残酷秦法的压迫,还有通过战争获取爵位的渺茫希望,一旦战争结束,对手灭亡了。秦国百姓只有绝望,没有希望。

而控制着万里江山,又让秦国难于四面扑火,秦国国法刚在楚国推行,楚人对秦法最为不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开始流传民间,最终果然是楚地之民成为灭亡秦国的主力。

而此时的秦国关东六国反秦群起,关内百姓失去对秦国的拥护之心“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秦朝的灭亡

一. 统一中国后,没有让人民休养生息。

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以后,仍然北伐匈奴,南征百越,这使得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更加苦难深重,不负重荷。

二.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修长城的苦痛,可以通过孟姜女哭倒长城,可见一斑,另外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修直道,驰道,这也是极为艰巨的工程。直道是通往边关前线的直路,无论遇到高山还是湖泊,仍要挖山土埋,以求其直,而驰道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需要马车能够奔跑,别说是十条二十条,就是一条,其工程之大,劳民之重,已是前所未有。这些是有用的,没用的如修陵墓,宫殿,更是举不胜举,最著名的便是极为奢华的阿房宫。

如此压榨人力物力,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三. 不能顺应潮流,依然残暴统治。

统一后秦仍实行商秧以来沿用的法家政策,没有融汇百家之长,最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约束思想,残酷统治的典型例证。

法家政策是以严酷的法制统治人民,其严酷程度,历史罕见,这种政策有其利,是秦统一中国的基础,有先进性,但物极必反,又因其残暴一面,令秦迅速灭亡,令人不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叹。秦始皇渴望大秦江山千秋万世,可是只持续了二世,这恐怕是他作梦也想不到的。

秦朝灭亡的原因,成为后世封建王朝的前车之鉴,吸取教训,方能进步,方能久安,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没有经验教训可以遵循,这使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秦国灭六国的过程?

1、挥师灭韩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5、大举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秦国的灭亡

秦朝统治者的确是大一统的胜利者,但是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而且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