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姜子珍生平事迹? 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

9201℃ HOPE

现代姜子珍生平事迹?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

小弟求助清代进士姜子珍的生平,详细的家乡地址、生卒年份、出任过什么职位?

姜子珍,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直隶盐山县人。

林薇茵生平事?

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出了许多名人,才女林微因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1920年4—9月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结婚,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1946年以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作为建筑学家,新中国成立伊始,林微因于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1年设计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林徽因是我国建筑方面的著名学者。她的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和著作等身。

林徽因同时又是作家和诗人。她业余创作了许多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颇有声誉,曾出版有《林徽因诗集》,中国现代作家丛书之一——《林徽因》。 下面摘录她的三首诗,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女的文学天赋。

无题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雨后天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中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_____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就是这样一位才女,在她的少女时代与徐志摩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初识才女林徽音是在风景如画的宁静的伦敦康桥,那年,他24岁,而林微因只有16岁。那时候,徐志摩早就为人父为人丈夫了,而林微因已和梁思成定了婚约。然而这位风流才子徐志摩仍疯狂的追求着林微因,爱着林微因。他受困于感性的驱使,将狂烈的爱情之火烧熔理智,对林微因穷追不舍……在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以后,于1922年3月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抛弃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这个才华横溢冲动任性的诗人,他用他不顾一切的爱和多情,让中国近代史上杰出而又完美的女性林徽因刻骨铭心地伤过、痛过……

这是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后来眼看追求林微因无望,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并与陆结婚。可是婚后因陆小曼生活放荡不和睦而离异。徐志摩依然恋着林徽因,直到1931从香港赶回北京听林徽因演讲而在飞机上遇难。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一直有感情的。徐志摩死后,林徽因将徐志摩遇难飞机的一块残片长久地挂在卧室内,并写了多篇文章怀念他。

当然,林微因实际上是深爱着梁思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林两家是世交,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小无猜。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又相爱了。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许多年过去后,梁思成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权威专家,当谈起他最初为什么选择搞建筑的时候,梁思成竟说是为了林徽因。

也许是上帝,让梁思成与林微因结了一段美丽的姻缘!于是,中国建筑史和爱情史上都有了他们最灿烂的一笔!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可惜这位杰出的女性,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

汪国真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汪国真,中国大陆现代诗人。祖籍厦门,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

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 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

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诗销售的热潮。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这种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如他的一首小诗《致友人》写道: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和更何况

  我们要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这首诗简短而寓意明晰,十分适宜抄录与赠与,即使就阅读来说,也最适宜大众毫不费力的在小块而闲暇时间得到心情舒畅的快感。

  再如:

  “不是苦恼太多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

  忧愁时,就写一首诗

  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生命总是美丽的”

  (《生命总是美丽的》)

  

  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倍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据《南方都市报》《诗歌曾经的“黄金”年代》介绍:当年,洛湃的诗集曾与席慕蓉、汪国真的诗集一起,都以10万册为单位的销量席卷全国。一手推出席慕蓉、汪国真和洛湃“热潮诗”的杨光治,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从席慕蓉、汪国真到洛湃》。

汪国真的诗歌主要写的是友情,所以得到了较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个曾经感动过我们心灵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