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初期,法国民众敢于拿着木棒袭击德国军车,悍不畏死吗,谢谢朋友 坚持正义的名人事例

5677℃ RUDY

为何二战初期,法国民众敢于拿着木棒袭击德国军车,悍不畏死吗,谢谢朋友坚持正义的名人事例

历史上得民心者的天下的正例和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反例,谢谢

正例:希特勒的军队横扫西欧,因为波兰法国等国民众归心希特勒

反例:纳粹德国被苏联征服,是因为德国人民民心向苏背德

这样举例您满意吗

在二战时德军在肉搏战时为什么用的近身武器是工兵铲而不是刺刀呢?刺刀不是比工兵铲更有杀伤力吗?

不得不说,二战时的德军给(现代)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或许多多少少都跟战后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文艺作品有关。而当时真实的情况是:德军确实也是配发刺刀的。而且在作战过程中,必要的时候也拼过刺刀。比如下图:

但二战中,德军拼刺刀的机会很小,这也是事实。

一方面,军事科技的进步决定了德军在二战中,极少会去打白刃战。再加上德军当时主要是使用装甲部队大纵深穿插,因此阵地攻防战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是德军装备和理念上的革新。德军当时已经大规模使用冲锋枪和轻机枪,甚至后期还出现了突击步枪。你可以相信一个准备着冲锋枪和轻机枪的连队遇上了一群装备着刺刀、步枪的连队,前者会去和后者打白刃战么?

至于说德军使用工兵铲来与敌军进行近身肉搏,一是因为当时这种主要用于修筑战备工事的工具在德军中配发的数量也比较多,且使用也很频繁。所以,当遇到必须要进行贴身战,拿起来用也很正常。二是工兵铲论尺寸被刺刀要长,“作战半径”更大(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且其前可刺,(两)侧可劈。甚至还能砸(拍)!这在进行肉搏战时,效果应该不次于刺刀了吧?~~

二战期间是否发生过竹永事件?

 

 

战争中后期日军防守新几内亚地域愈显力不从心,其中第41师团步兵第239联队(隶属第18军,第239联队也是第41师团最早调防新几内亚的地面部队)在1945年3月至4月期间于东部新几内亚的艾塔佩地区同澳大利亚军队发生激烈交战。「竹永事件」的主要当事者竹永正治中佐就为该联队隶下第2大队的指挥官,根据第41师团新几内亚战史的记载,在3月24日,竹永大队全员50人同联队主力失去了联络并独自决定向西方撤退转移(艾塔佩战役之后的竹永大队人员满编就是50人),不过用竹永正治下属的说法则是联队主力再没有丝毫告知的情况下抛弃了第2大队转移了阵地,所以第2大队不得不选择自谋出路(出处为佐藤清彦所著的《ニューギニア闇の戦跡》一书)。

经过一番辗转的竹永大队在4月中旬(根据当地人回忆是12日)侵入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试图掠夺粮食,可是遭到了当地村民的武装抵抗,虽然很快就将村民赶了出去却付出了多名士兵阵亡的代价,并且将行踪暴露于澳大利亚军队,随后的4月16日澳军迈尔斯中尉就率部赶至试图消灭这股日军,在4月24日的首次交中又造成日军两人阵亡。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竹永大队选择了投降,特派下属持英文版投降书绑于高举的木棒之上送至澳军,在5月2日首先被澳军警戒哨兵发现拦截并将其持回,后在当地人的协调下于次日竹永大队全员解除武装主动投降,包括5名军官在内的42人。并且在转移至艾塔佩的三日间,这些日军战俘在竹永正治中佐的率领下秩序井然,事后日军派出其他部队搜索竹永大队最后以下落不明定论,直到听到澳军宣传后才了解竹永大队已经全员投降。

关于竹永大队的投降也是众说纷纭,用竹永大队被俘官兵的说法是他们感到澳军步步紧逼,继续的抵抗已无实际意义,所以全员通过选择了投降。但是根据战后一些日本战史学家的分析,这种全员通过选择投降的情况不可能发生在当时的日军之中,被俘日军的说法仅仅是一种欺骗、措辞罢了。事实上澳军在之后缴获的一系列资料中也发现了竹永大队被俘官兵的审讯口供存在诸多不实,明显存有事先串通的痕迹,不过碍于当时竹永大队毕竟全员投降对澳军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没再追究不了了之。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至死也不相信日军会在战损率不到20%的情况下选择投降,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第18军参谋堀江正夫少佐(战后的陆上自卫队幕僚副长,相当于陆军副总司令)。

被俘后的竹永大队官兵,除了竹永正治中佐被特别审讯转移至马尼拉,其他人直至战争结束都被关押在澳大利亚的战俘营中。竹永正治中佐也向盟军提供了一些关于第18军的情况(特别是指挥官)以及说出了「天皇死了日本国民还会抵抗,天皇不死下了投降命令日本国民会全部遵循」的供词,总而言之澳军对待竹永大队被俘官兵非常的优待。由于第2大队的主动投降使之第18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脸面无光,不仅斥责了第41师团师团长真野五郎中将,还哭着对天皇表示自责,可能是怕该事件的影响不好,虽然该事件被明确的标注在第41师团新几内亚战史中,但是战后自卫队防卫厅编写的诸多关于新几内亚战史方面的书籍,不仅不曾提及「竹永事件」的相关指挥官名字,甚至记录中也会让人读后认为第2大队并非投降而是全员被歼。直到1986年才由日本历史学家高桥文雄揭露,才逐渐被更多的人了解,可同样是半信半疑者居多。

不同于「橘丸事件」那种被迫成建制投降,像「竹永事件」这种在部队伤亡极为有限的前提下,指挥官率部主动接敌投降的事宜在整个二战也不过发生过两次,一次就是「竹永事件」而另一次则是发生在冲绳战役的座间味岛海上挺近第1战队投降事件。除了二战在这之前的日俄战争奉天战役期间也曾有过1个中队日军投降的事情发生。不管怎么说,对于武士道精神、战阵训以及陆海军刑法约束下的日本军人而言,这种投降在当时确实是无法接受的事实。至于战后的竹永正治以及第2大队诸多投降官兵倒也没受太多的刁难,他们不仅活跃在战友会之中还都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在1967年竹永正治中佐因病去逝的葬礼上,没有人把他看作耻辱的军人,依旧来了很多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们。

古人说的不对,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何我空泛其身,饿我体肤,却没有大任呢?

平安。

古人怎么说的不对了?

天还没降大任于你呢,你就开始抱怨“为何我空泛其身,饿我体肤,却没有大任呢”——

天还没降大任于你呢,你就牢骚成这样,你叫天怎么降大任于你不是?

所以还需要再修炼些时日才好呀!

你认为自己是吉人么?那就相信吉人天相,且待时日而已。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