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K的调制方法中为什么选相法不适合基带成型?

陈金燕

在数据通信的调制方式中为什么不能直接采用psk,而要采用dpsk

MPSK的调制方法中为什么选相法不适合基带成型?

数据通讯分为基带通讯和调制解调通讯.基带通讯是直接将需要通讯的数据通过引线传输.例如rs232通讯和usb.基带通讯有很大的限制,其一是数据信号占用一根数据线,即使数据速率很低也是如此,这使得需要大量敷设专用数据通讯线,使得大型网络数据通讯成本高到无法接受的程度.另外,对于无线通讯,由于数据通讯的速率不能配合无线通讯的频带分布,若不调制,将无法进行无线数据通讯.所以人们引入调制解调方式的数据通讯,即将低速数据经过调制后通过无线电天线发射出去,另一边经过天线接收后,采用解调恢复原来的数据.这个方式同样适合电话线上网的adsl调制解调器.由于有调制解调器,模拟电话线路上可以叠加adsl信号,而不必另外敷设专用上网线路.

基带成形及调制关系

1934年美国学者李佛西提出脉冲编码调制(PCM)的概念,从此之后通信数字化的时代应该说已经开始了,但是数字通信的高速发展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事情.随着.

通信系统中经常要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为什么?

这知识称呼问题,在基带传输中输入的原始信号为基带信号,但是在调制传输系统中,输入的基带信号就被称为调制信号,如果利用载波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简述为什么实际的数字调相不能采用绝对调相而采用相对调相?

数字调相系统多采用直接法载波同步方式,因此存在载波相位模糊现象.对于绝对调相的基带码元与载波相位间关系是固定的,因此载波相位模糊使得解调出的基带信号出现不确定,从而无法实现正常传输;而相对调相是利用载波相位的变化来表示基带码元,因此载波相位模糊不会影响载波相位的变化,故对相对调相解调出的基带信号不会产生影响.

基带信号为什么是调制信号?

基带信号(信息源,也称发终端)指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其特点是频率较低,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具有低通形式.调制信号.

模拟无线通信中对基带信号进行ssb调制的主要原因?

第1题进行单边带调制,就是为了节省发射功率,因为通过一zhidao个边带就可以恢复出完整的信号,就没有必要把功率浪费在其他重复的边频分量上了.第2题也是属于通专信的基本原理,只有基带信号调属制到适当的频谱,才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你可以把各类信道当成是一个带通滤波器.

四相移相键控(QPSK)调制及解调为什么相干解调时解调输出的基带.

qpsk调制的时候用的两个正交的载波,解调的时候自然要用两个正交的载波解,单载波解出来自然是两电平的

调制方式的PSK

根据数字基带信号的两个电平使载波相位在两个不同的数值之间切换的一种相位调制方法.如果是采用二进制调制信号,则称为2PSK;采用多进制调制信号,则称为MPSK.产生PSK信号的两种方法: 调相法:将基带数字信号(双极性)与载波信号直接相乘的方法. 选择法:用数字基带信号去对相位相差180度的两个载波进行选择. 两个载波相位通常相差180度,此时称为反向键控(PSK).S PSK =AS DIG (T)COS(W 0 T+O 0 ) 式中:S DIG (T)=1或-1 l 解调方法:只能采用相干解调.l 类型: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数字信号调制又可分为基带调制和频带调制,可不可以这样看?

理解错误.2FSK属于频带调制,波形、频谱都在此列.它被转换到载波频率附近的一段频带上.基带调制后频率仍在原始频谱附近,只不过码型变化了,例如要把数字信号记录到CD碟片上,就要进行“EFM”调制,这就是基带调制,转换后它的波形仍然是0和1的高低电平组合,而不像FSK的高频波形,但是更适于碟片记录.

为什么选的时间档位要以基带频率为准

这是因为频谱仪的选择性是有限的,尽管你的信号是5M,但是它在4.9的地方也会收到这个信号的.你试试把频谱仪的带宽调一调就知道了.这是频谱仪的带宽而不是信号的带宽.载波没有调制时,带宽是非常窄的(由它的相位抖动而定).如果载波被调制,那么它的带宽和基带的带宽以及调制方式(AM,FM,SSB等)有关.

TAG: 基带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