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5混凝土怎么配比?一立方混凝土需要水泥,石子,砂子,水各多少? 1方混凝土多少砂石水泥

9386℃ GERALDINE

c25混凝土怎么配比?一立方混凝土需要水泥,石子,砂子,水各多少?1方混凝土多少砂石水泥

c25混凝土怎么配比?一立方混凝土需要水泥,石子,砂子,水各多少?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C25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1.76:3.33:0.55。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411Kg,砂0.45立方,石子0.8立方,水0.18立方。

注意:以上是试验室的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还应根据现场的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而且各地混凝土配合比因当地的原材料的差异材料用量也不相同。

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粒径

5)施工方法

扩展资料: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1个立方需要多少水泥,黄沙,石子?

每立方C2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大约需用:325#水泥470公斤,中砂682公斤,石子1176公斤,水210公斤, 配比为----325水泥属:中砂:石子=1:1.45:2.5;或者425#水泥386公斤,中砂775公斤,石子1175公斤,水210公斤。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 骨料、 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

扩展资料: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立方C25混凝土需要多少水泥,多少沙多少水?

C25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1.76:3.33:0.55。即每50Kg水泥,88Kg砂子,166.5Kg石子,27.5Kg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411Kg,砂0.45立方,石子0.8立方,水0.18立方.但以上是试验室的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还应根据现场的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而且各地混凝土配合比因当地的原材料的差异材料用量也不相同。混凝土配合比有砾石级配的和碎石级配的,有用32.5标号和42.5标号水泥的,有半干硬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的.一般各地建设工程在混凝土浇灌前,将原材料送到当地试验室检验并做级配.根据试验室的级配单调整后施工.

一般一立方C25混凝土中,需要多少水,沙子,水泥,石子?

一般一立方米C25混凝土中,需要水180Kg,沙子0.45立方米,水泥411Kg,石子1153 Kg。施工配合比还应根据现场的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一般各地建设工程在混凝土浇灌前,将原材料送到当地试验室检验并做级配,根据试验室的级配单调整后施工。

拓展资料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混凝土需要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才能形成,而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等。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