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是指把旧个体淘汰。保留新个体吗? 进化的基本单位

9901℃ DOREEN

进化是指把旧个体淘汰。保留新个体吗?进化的基本单位

进化原因的四要素讲内容是什么?

(1)选择

如果某些亲体的子代比其他亲体的子代有较高的存活率,则其所代表的基因在下一代中会有较高的频率。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就是进化。这样就发生了有区别的繁殖。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这种差别,叫“自然选择”,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叫“人工选择”。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了“最适者生存”的概念。根据现在的理解,最适者并不一定是最强者或最优者,而只是能使其基因在下一代里占有较高的频率。

实际上最常见的基因库的改变,只是使下一代机体稍稍有利,每一代的变化通常都是极小的,即使像人脑那样在进化中有很大变化的结构,每一代的改变也是极小的。可是如果在长时期内向着同一方向发展,就会产生巨大的结果。所以选择是很重要的进化原因。

选择的基础在于变异(Variation)。一个群体内的所有个体没有两个会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互相有差别的。基因的不同组合出现新的性状。人类大约有700万个基因,不同组合的数量之大几乎可以说是无穷的,还要加上不同环境的作用。

机体外表的性状,即表型(Phenotype),是基因型(Geno-ype)加上环境作用的结果。所以选择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基因库,而是通过改变基因频率而改变基因库。

(2)突变

突变是遗传物质直接发生变化,可以是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放射性化学物质或极端的温度都可导致突变。这些改变因素来自正常的环境,突变可以遗传。突变是偶然的不能预见的,而且经常是有害的,但也有些突变无碍于机体的生存,极少数还是有益的。

突变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增加基因库里新的遗传物质,其速度极慢。在人类中,每一个体在一代里的突变,最多大约有五个,而且绝大多数在以后各代中又消失了,有害的突变受选择作用更要被淘汰。只有极小部分的突变加入基因库,并且经常是作为中性基因而不是作为特别有利的基因而存在。

(3)迁徙

一些新的个体进入一个群体或部分个体离开一个群体,这样就增加或减少了群体的遗传物质,这是迁徙的进化作用。迁徙常与选择结合发生作用。

选择与迁徙在两个方面结合发生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新的个体进入一个小的群体,其遗传改变要受制于选择作用。有利的基因常能保持到后代中去,不利的基因则被淘汰。可是如果迁入的个体的数量很大,则不一定只是有利的基因才能保留下来,只要不是很有害的或是中性的新的遗传物质,也能为群体所保留。另一方面是一些个体离开一个群体,这些个体可能更适应于某种环境,如较暖或较冷的气候。这样,迁徙的个体的一些性状会被选择而遗传下去。

过去,一般都认为新种的形成是某些性状逐渐进化改变累积的结果,这种理论叫做系统渐变论(Phyleticgradualism)。近来有一种理论叫做间断均衡论(Punctuatedequilibria),认为新种的形成不是由于种的逐渐进化改变的结果,绝大多数物种在长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变化极小,不能累积成为新种。在种的变异范围的极端部分有些个体对当地的环境不很适应。这种边缘的小群体偶尔在相对隔离的情况下,由于选择作用的加强,结果形成了一个新的、能更好地适应的物种。这个新种可能扩散开来,很快地在旧种的整个范围内代替了旧种,然后保持在相对均衡的状态下,直到发生另一个这种过程。这两种理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人类的迁徙则不仅带来体质形态上的改变,而且还带来新的技术,发生文化上的改变。

人类最早只生活在非洲或亚洲南部,而在更新世时遍布全世界,却仍然是一个物种。因而必须持续有足够的基因交流,防止因生殖隔离而形成不同的物种。

(4)漂变

漂变是一种偶然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由于选择、突变或迁徙而产生的。一个群体中一部分个体的基因库并不总是等同于这个群体本身的基因库。例如现有一个人群是由一百人组成的,其平均身高是1.6米,如果抽取这个群体中的三人作为样品,则其平均身高不会恰恰是1.6米;如果抽取十人,其平均身高可能较接近于1.6米;如果抽取五十人,则其为1.6米的可能性极大。

漂变是一种小样品的现象。这个小样品可以是从一个较大的群体迁徙而来(空间上的),也可以是群体的第二代的小部分(时间上的)。漂变的结果是改变基因的频率,是一种遗传差别。漂变的影响是使基因频率变动,可使频率低的基因消失。这是使大多数中性突变丧失的途径,虽然极少数也可能由同样的过程而广泛分布。其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可能由于隔离而形成新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生物进化的基础,也就是内因,是生物体内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而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力量,也就是外因,是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体的选择。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殖后代和物种演变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对立,各不相同。因为遗传作用是努力保持物种的各个方面不要改变,以使这个物种能稳定地延续下去,所以这种力量是稳定的、保守的。而变异恰恰相反,是新个体出现了与原来个体不同的变化,反应了物种的不稳定性、可变性,因而这种力量是破坏性的或者革命性的。不过遗传和变异又是对立的统一,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不可分割。任何生物个体都与上一代大体相同,这是遗传的作用。但任何新个体也不可能与上一代完全相同,这就是变异的作用。所以遗传中总有变异,甚至可以说,遗传是积累了历代变异的结果而形成的;而变异中总有遗传,如果不遗传,这个变异也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不复存在了。

生物进化中的用进废退问题

菜鸟容易晕的一点吧

进化,他是把一群原本有各种性状的物种中,不适应的个体淘汰,保留适应的个体.

而且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已经更进一步证明了用进废退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的"用进"并不能改变生物的DNA,只不过是自己的后天性状有改变。这种性状并不能传给后代。后代依然要通过自己后天的性状才能获得。

家猪这个是人工选择了腿短的个体进行选育,人为规定了短腿个体作为筛选标准,把长腿个体不保留下来作为种猪。

黑暗中的鱼,退化眼睛意味着他在生活史中不需要合成眼睛所需要的物质,减少了物质消耗。相比从小需要眼睛的那些个体来说,其他生命活动就有了更多的物质能量可以利用,所以有优势,更容易得到保留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

A、自然选择通过保留保留有利表现型个体和淘汰淘汰不利表现型个体,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

C、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C正确;

D、若某大种群经历环境巨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原因是该个体适应环境,这些个体繁殖会使控制此形状的基因频率上升,故当数量恢复到原规模后,基因频率已经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什么是进化?

19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又称作演化。evolution这一词来自拉丁文evolutio,表示展开或把一个卷紧的卷松开的意思。

  历史中 达尔文把以前的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 归跟于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on,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门徬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量,认为是生物的“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种唯心的臆测。最有名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出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定的路线和方向而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

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达尔文学说 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

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近年正越来越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达尔文以后进化论的发展 1865年奥地利植物学家G.J.孟德尔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得出了颗粒遗传的正确结论。他证明遗传物质不融合,在繁殖传代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分离和重新组合。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T.H.摩尔根等人进而建立了染色体遗传学说,全面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本应弥补达尔文学说的缺陷,有助于进化论的发展;但当时大多数遗传学家(包括摩尔根在内),都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人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信仰,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①新拉马克主义与新达尔文主义。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出现过一些新的进化学说。荷兰植物学家H.德·弗里斯在20世纪初根据月见草属的变异情况提出“物种通过突变而产生”的突变论,而反对渐变论。这个理论得到当时许多遗传学家的支持。某些拉马克学说的追随者们虽然抛弃了拉马克的内在意志概念,但仍强调后天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是进化的主要因素。50年代在苏联由T.D.李森科所标榜的米丘林学说,强调生物在环境的直接影响下能够定向变异、获得性能够遗传。所有这些观点被称为新拉马克主义。A.F.L.魏斯曼在1883年用实验来证明获得性遗传的错误,强调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看法被后人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②现代综合进化学说。20世纪20~30年代首先由R.A.费希尔、S.赖特和J.B.S.霍尔丹等人将生物统计学与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相结合,重新解释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了群体遗传学。以后C.C.切特韦里科夫、T.多布然斯基、J.赫胥黎、E.迈尔、F.J.阿亚拉、G.L.斯特宾斯、G.G.辛普森和J.W.瓦伦丁等人又根据染色体遗传学说、群体遗传学、物种的概念以及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学科知识,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建立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现代综合进化论彻底否定获得性状的遗传,强调进化的渐进性,认为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

③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论。1968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材料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简称中性学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数进化改变和物种内的大多数变异,不是由自然选择引起的,而是通过那些选择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变等位基因的随机漂变引起的,反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万能论观点(见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972年N.埃尔德雷奇和S.J.古尔德共同提出“间断平衡”的进化模式来解释古生物进化中的明显的不连续性和跳跃性,认为基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种以下的渐进进化模式,即线系渐变模式,不能解释种以上的分类单元的起源,反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唯渐进进化观点。争论仍在继续中(见间断平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