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液法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实验报告?并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0.02游标卡尺不确定度

8699℃ JO

用排液法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实验报告?并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0.02游标卡尺不确定度

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布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布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减少,所以这一题选择C。因为样本均值方差等于总体方差除以样本容量,除数一定,被除数增大,商减小。

标准差表示的就是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就是样本平均数方差的开平方,标准差通常是相对于样本数据的平均值而定的,通常用M±SD来表示,表示样本某个数据观察值相距平均值有多远。

扩展资料:

样本标准差的合并:

对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通过对各个分项不确定度分别评定而导出的;其中测量重复性是测量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不确定的分量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类计量检定活动中所开展的检定、校准、检验等规范测量工作,其涉及被检(测)件的数量极多,因此不可能采用贝塞尔法来评定每一被检(测)件由于测量重复性引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为解决计量检定工作中大量仪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需要,可直接采用预先评定的结果来评估测量重复性可能引人的不确定度。

其方法是取若干样本,每个样本均用贝塞尔法计算出样本的实验标准差,然后将各个实验标准差进行合并(或平均),即为合并样本标准差,最后以合并样本标准差来计算被检(测)仪器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

测量结果的表示例子( 有不确定度)

试题:根据测量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改正下列结果的表达式。

t=8.50+-0.45s

I=5.354*10^4+-0.045*10^3mA

答案:误差只有一位有效数值,测量平均值的最后一位应与误差对齐

所以t=(8.5+-0.5)s

I=(5.354+-0.005)×10^4mA

P=29.05*10^4(1500)km ——P=(2.91+-0.02)*10^5km

物理实验不确定度

逐差法是地5个减第1个,第6个减第2个……和除以16(4.332mm)

如果用肖维涅准则处理的话就是,现算相邻的数据差,求波长4.567,4.096,4.556,4.556,4.178,4.254,4.570,4.278mm

平均值 4.3324mm,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 sqrt(求和(Xi-X)^2/(N-1))=0.0433

肖维涅系数C7=1.80 有效数据范围(4.3324+-1.80*0.0433)

=》(4.254,4.410)4.254,4.278 只有两个,你的数据不够好

接着肖维涅准则判断筛选,直到全部符合

如果最后,平均值4.254 0.0433 仪器分度值0.001mm

那么,算术平均值标准值偏差=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根号n(有效数据个数) 0.0433/1.414=0.0306

不确定度U=sqrt(0.0306^2+(0.001仪器最小分度值/2)^2)=0.0306mm

波长=平均值+不确定度(概率)

数据报道

波长=4.254+0.031mm(P=0.683)

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楚的,里面有很多注意点和符号,这里打不出,但是这里的肯定够你非专业的谢实验报告了

大学物理实验题(求测量的不确定度)

1. 不确定度为 0.02/2 = 0.01mm

相对不确定度为 0.01 /8.16 = 0.12%

2. 不确定度一样,为 0.02/2 = 0.01mm

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0.01/11.36 = 0.09%,0.01/11.34 = 0.09%,0.01/11.36 = 0.09%,0.01/11.38 = 0.09%,0.01/11.32 = 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