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感性直观和感性经验的区别? 什么是幼儿的感性经验

4684℃ FELIX

康德感性直观和感性经验的区别?什么是幼儿的感性经验

意象怎样理解???????

意象在汉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关于认识论的,即表象的一种,是指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另一个是关于美学的,即文艺创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审美意象”以认识论中的意象为基础,而且高于它,因为在美学中,它更多的加入了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情感,而不只是在形成客观(对个别主体来说)的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抽象、形象、意象、三个思维层次,对一般学科的思维来说,意象思维是原始的、低级的,形象思维是中级的,只有抽象思维才是高级的。但是在美学概念中,抽象、形象、意象之间的高低层次却是个复杂的现象。三种思维各有高低之分,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作高低的评比。

  意象在中国古代是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语出《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明王廷相指出:“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指文艺作品通过心与物相融合的艺术形象,让人思索品味。可见,在中国古代,意象主要是和“审美”相关的,是更多的在已知存在的认识客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情感,人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冯契先生所说的“思维内容中不仅包括概念和意象,还包括意向、意味,即具有情意成分”,强调的是意向、意味、情意。这和中国古人的思维特性有关,即并不专注于“认识论中的意象”,也就是没有严格的像西方认识论那样来研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概念的过程,而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在那个基础(也可以说是草草略过了这个基础)上的情意、审美,人的精神关怀上。这一点虽是在美学上,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和论理学相统一。但这也不是表明根本忽视了认识论中的意象,而是有可能在这个上升之后,在通过心与物相融合的艺术形象,在更强调意向、意味、情意之后,形成的这种审美认识,再反过来使最初的认识中的意象丰满起来。这种情况和康德的感性认识和知性认识的统一有相似之处。康德着重认为感性和知性互为认识的基础,但两者没有那一个更重要。这两者的联结比较模糊,他认为是通过图式,想象力。

  在西方的认识论中,意象也是指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中的一个过程,类似康德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即使客体不在场也具有的直观能力,一种是设想性的(创制的),一种是召回性的(复制的);即,本原地表现客体的能力,这种表现产生于经验之前和派生地表现客体的能力,这种表现是将一个原先就已存在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在康德看来,先天范畴和后天经验之间有一个模糊的过度阶段,可称为图式或想象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意象”的描述是“我所说的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不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其实,这里康德认为审美意象是想象力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一切特征都是由想象力来决定的,是以感性的,直观形式出现的。由于它能够生成许多思想而无概念或语言完全地表述,因此,它是作为理性观念的对立物而存在的,但它绝不同于感性直观,而高于它。可以说这表明人类语言(也是人类认识)的两面性,语言能产生客观有效性,能成为思考、交流的工具,但它又限制了我们能表达的东西,一些细微、模糊的,在感性到知性之间体验被忽略了。我们的语言还不够理想。康德认为“形象显现”主要是由认识主体的心理机能所决定的,因而着重探寻想象力所造成的这种形象显现内在本质,或者说想象力所造成的这种形象显现何以称意象。他指出:一方面,这些形象显现并不是与概念无关,而是力求接近知性概念,另一方面,这些形象显现(作为内心的直觉对象)是不能用概念去充分把握的。力求接近理性概念却有不能用概念或语言加以充分表达,这就使它们只能以感性、直观的形式显示出来。这就是明确感性和知性之间,如何必然的联结起来,这样一个中间环节。当然,这其中还有统觉的因素。

  康德仔细地分析了想象力在参与形成知性认识中的作用。他认为想象力中的设想性(创制)不能凭空产生。源于五官的感觉不能通过想象力从其组合中产生,而必须通过感官机能本原引出来。也就是说,人必须具备基本的官能,然后,想象力才能从感官那里获得自己形象的表象,否则,它什么也创造不出来。除了这之外,还要有能把被传达的各种感官统一于思维的这种知性能力。想象力将感性材料放在知性之下,以便给知性的各种概念以内容(从而形成认识),而想象力凭借着将各种直观和现实的知觉进行类比而表现出具备了那样一种真实性。但也有不利的时候,想象力先天地具有走向极端的倾向(例如,美化对偶像的崇拜,把英雄说成十全十美),人们对事物的期盼也提得很高,因为现实总是要比用来实现它的理念模型更有局限性。所以,康德,就象必须把纯粹理性限制在现象界一样,想象力也必须是以感性直观为其基础的创造。

  冯契先生在思维内容和思维活动中,也着重谈到了想象力,如上文提到的思维内容的定义。但在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中的有关见解更能说明问题。冯先生认为,康德所说的范畴与时空相结合,凭借想象力而形成思维模式或图式,是指的感性和知性中的一个“第三者”,它是一个中介。这个第三者既是感性的又是知性的,这就是作为想象的产物的思维模式。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行动模式先于思维模式。由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都充满逻辑数学模型,而这种模型来源于动作的图式,图式根源于主体的本身的逻辑建构能力。这就有一点康德的先验的味道。如果把逻辑数学模式归于主体本身,要么就是康德的先验,要么就是实践,而最后都归于“反思”, “自我意识”。其实,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是起关键作用,他具有一种理性的张力(理性张力不应是“理性”的,而应是人的),用逻辑的(经济的)手段来实现不能用逻辑表达的人本精神的目的。

请简要介绍康德的先验论

先验即transzendental。先验是说先于经验。先验知性是说人类的理智可以先于经验对现象界的材料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加以框架和理解。如用质、量、关系、模态等范畴运用于经验材料,使后者获得知识的形式。这些范畴如必然性和偶然性、实体和属性等等,按照康德的观点,它们都是先于经验而又有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的。正是先验知性保证了人类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保证了人类知识何以可能。

康德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一切知识由经验开始,但却非都是来自与经验。

Every single conscious started by experiencing which in no way would accomplish it.

朋友我这句话是临时编出来的,不要以为是原文+。+ 原文是德文的,有难度!

之所以这样翻译原因:

1. 由经验开始的知识--“经验”指的是感性接触,故“experiencing”

2. “知识”--由感性接触产生的是 “意识”conscious“

3. 经验并不能使认识完整 in no way would accomplish it

4. every single 强调

5. which 使句子简洁

6. would 表示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很高兴和你交流~

纯粹知性的先验原理如何理解?

那4条原则的后两条容易理解,前两条我给你举例子你就知道了。

“直观的公理”

时间、空间的概念是我们头脑所固有的、先验的,我们处理所有现象必然在一定的时空内完成,离开了时空的概念就无法处理现象,甚至无法理解它们。

对称性是一种先验的、 被物理学所坚持的公理,在物理学中随处可见。比如动量守恒是空间平移对称、质能守恒是时间平移对称、宇称守恒是左右镜像对称等等。这类被引入科学之中却无法证明的东西,就是直观的公理。数学上的直观公理就更不用说了,平行线永不相交就是欧式几何最著名的公理之一。

“知觉的预测”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认识,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能力,也是先验的。如果无法处理因果关系,我们根本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