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一字不漏知众生想什么怎么做到的?

桑文君

诸佛菩萨是怎样保佑众生的

佛菩萨一字不漏知众生想什么怎么做到的?

以心传心,以心交心,以心度心

佛、菩萨怎么度众生?

先自度,再度他.比方说,自己没有一定经济基础,出来混,吃饱都难,还咋接济别人?菩萨要修证到一定程度,才能度人.不过呢,广结善缘,最简单的是布施,包括财、法、无畏布施.

佛菩萨的境界是什么?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想些什么,他们以什么为.

佛是无上大觉悟者.等正觉,天人师,应供,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这是佛陀的九种功德.菩萨是发愿成佛的众生,于无量劫前发愿而被当时的佛受记为未来佛的比丘.他们已经不被五蕴所诱惑了.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他们已经不用再想了,也不需要想了.他们执行他们的工作,是以悲力和智力.他们无苦也无乐.物质上的'乐'没有了.心灵上的'乐'也没有了.那么您说他们还有'乐'吗?

佛以什么方法度化众生

布施的要诀 做布施应该像仙人做布施一样,仙人们宴请客人或发放布施的时候,对于高贵卑贱、强大弱小、贤善恶劣、高级中等的所有人,无有差别同等施舍.因为众生最.

请 问 佛菩萨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近几年来,灾难愈来愈多,众生生活愈来愈苦,往后还会继续严重.有人问我,“佛菩萨大慈大悲,如何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些话说得没错,但正确的意思往往被曲.

本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佛菩萨还发愿度众生

无众生可度,一方面说的是佛与众生都具有相同平等的佛性,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佛不能改变众生的业力,佛说的只是方法,众生要解脱、要成佛,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众生都是自度.另一方面说的是佛菩萨度众生,不执着度众生的这个相,心中了然无迹,源于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法而如是,本应如此.

一切来本不生不灭,本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佛菩萨还发愿度众生

所谓度,不是真的在做什么事,只是在拨开眼前的云雾使你看的更清晰.众生从理性上说,都是可以觉悟的未来种子,但从事上说却都是还在自我蒙蔽之中而不能有所知觉.佛菩萨的工作只是在像园丁一样松土、施肥、浇水,给予我们相应的引导,所以叫度,这就相当于他们的工作责任.而我们能不能破土而出,全靠自身的愿望加上努力向上的行动.再打个比方,金这个矿物元素可能遍满十方都有存在,这就是理上的未来佛;但不能说遍十方都是金,因为金还未提炼,这就是现在事相中的众生.

为什么十法界的佛菩萨不住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超越了十法界的幻.只要开悟实证、掌握了进出的方法,随时可以进去.但是一进去十法界就没你这号了,阎王爷的小鬼也抓不到你、找不到你.众生都感知不到你了,佛菩萨要是这样做还怎么度众生? 所以诸佛菩萨不住一真法界.

观音菩萨一个人,如何能救那么多众生

阿弥陀佛!师兄,这个看什么情况了!如果是为救度众生出离轮回苦海,而发此大心大愿,这就是菩萨心、菩提心.当下就可以深切发愿,未来随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但是,师兄还需要我们慢慢来实践这个愿力.首先第一步,就是我们自己要具备解脱六道的能力,若是与众生同样迷惑颠倒,深陷六道之中,徒有度众之心,而不成度众之行.若有众生发如是大愿,并身体力行,见佛闻法,深入体悟,得无生忍,即是真正菩萨之行!发心离不离因缘,若无因缘,不会有此境,而触动如此发心!在下随喜赞叹欢喜顶礼如是菩萨行者!亦随喜赞叹欢喜如是发心发愿者!阿弥陀佛!

佛法里告诉我们不生一念那普度众生,度化众生,是不是佛想的?

佛只是如实去做,不是想做才做.佛没有告诉我们要不生正念.是以一个正念化解无数邪念——自己和别人的邪念.佛只是告诉我们普渡众生是如实地生活,践踏众生是虚妄的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