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释一下w的值为什么要在他们之间(w1和w2)?(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

3742℃ 李凤宏

解析中为什么W=w1+w2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高中物理,解释一下w的值为什么要在他们之间(w1和w2)?

动能定理W合=1/2mv² - 1/2mv²的推导过程,高中物理

动能定理的推导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 F=ma ① 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s=((v2)^2-(v1)^2)/(2a) ② ①*②得: Fs=(1/2)m(v2)^2-(1/2)m(v1)^2 外力做功W=Fs,记Ek1=(1/2)m(v1)^2,Ek2=(1/2)m(v2)^2 即 W=Ek2-Ek1=△Ek 对于非匀加速直线运动: 进行无线细分成n段,于是每段都可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微分思想) 对于每段运动有: W1=Ek1-Ek0 W2=Ek2-Ek1 …… Wn=Ekn-Ekn-1 将上式全部相加得 ∑W=Ekn-Ek0=△Ek 求采纳

物理公式 改如何解释? 并联的为什么是这样 R1比R2等于I1比I2等于P1比P2等于W1比W2

由实验得I=U/R,并联电路U1=U2,I1R1=I2R2,R1/R2=I2/I1,R1/R2=U1平方/I1/U2平方/I2=P1/P2,W=pt,R1/R2=P1t/P2t=W1/W2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 - 角速度,半径,齿轮的齿数的关系?

这个……你这给出的关系式表达的就是: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齿数与半径成正比,这个是齿轮之间的基本关系啊.齿轮的大小(即半径)可以不一样,但必须保证齿数与半径成正比,也就是与周长成正比,也就是说,每一齿的大小和间距必须是一样的.满足了这个基本条件,齿轮之间才可以传动.然后齿轮的转速关系是,边缘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三相电动机的W1与W2 U1与U2 V1与V2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怎么来找出它们

首先,把电机的连片拆除,使6个接线柱单独分离,不要有任何连接,用万用表测量 U1和U2是一组线圈的首尾端 V1和V2是一组线圈的首尾端 W1和W2是一组线圈的首尾端 首尾端测量应该是通的,找出这三组线圈,至于U、V、W,,无所谓了,你可以认定任意一组线圈为U或者V或者W.三角形接线时:U1和W2用连片连在一起接A相电源 U2和V1用连片连在一起接B相电源 V2和W1用连片连在一起接C相电源 就是一组线圈的尾端和另一组线圈的首端连接在一起,都是这样,形成一个三角形 星形连接时:U2V2W2用连片连在一起 然后U1V1W1分别接ABC三相 明白了吗??

高中物理:动能公式“1\2mv平方”中的1\ 2如何推出

动能公式的推导:你要先学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增加的速度,用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时间)现在假设有一个物体重m,用F的力将它往前推一段时间,使物体的速度达到v,这个过程中,由于外力一定,所以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就是相同时间内增加量相等),所以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v/2(从0开始均匀增加,所以平均速度是末速度的一半),运动的时间是v/(F/m)=mv/F. 所以运动的距离等于:(v/2)*(mv/F)=mv^2/(2F) 动能等于外力做的功,所以能等于mv^2/(2F)*F=mv^2/2(就是二分之一m乘以v的平方)

高中物理,这题的第一小题为什么不能用动能定理qu=1/2mv²

当然不能,离子是直线运动,电场方向刚好垂直于离子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离子在电场力方向上没有位移,电场力没有对离子做功从另一个角度看,离子在进入极板和离开极板的过程中速度完全不变,动能根本没有变化,动能定理是用在动能改变的情况下的,等式右边是动能前后的差,建议再去看下动能定理的公式

w在物理中代表什么

W 在物理中代表什么?常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代表 功.二是代表 功率的单位 瓦.

高中物理 E=1/2BL∧W 是怎么导出来的?

设长为L的金属棒OA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点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ΔΦ/Δt ΔΦ=BΔS ΔS=1/2Ll l=ωLΔt E=1/2BωL^2=1/2BLV

物理中的“W”代表什么意思?

w作为代号是功,作为单位是瓦特,功率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