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弟子的法名如何起?(皈依三宝弟子的法名如何起)

562℃ ALICE

皈依三宝弟子的法名如何起?(皈依三宝弟子的法名如何起)

皈依三宝弟子的法名如何起

皈依三宝法名只有受皈依的师父起的。

皈依的关键,在于其含义,而不在于其形式。所以,皈依绝不仅办个手续,填个表、领个皈依证而已。皈依的皈,是回头。依,是依止。皈依的意思是翻旧日之恶,依止正道而得解脱。三宝指 佛宝 、 法宝 、僧宝。

皈 依 三 宝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

僧宝,指修学 佛法 的清净和合的教团。

三宝有六种含义:第一,希有之义,指三宝为世间难得之珍宝。第二,明净之义,指三宝远离有漏法,无垢明净。第三,势力之义,指三宝具足不可思议的威德自在。第四,庄严之义,指象世间珍宝可庄严世间一样,三宝可庄严出世间。第五,最胜之义,指三宝为法中最胜。第六,不变之义,指三宝是无漏之法,不为世间之法所动。

概括地说,三宝的含义为: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皈依三宝的含义是:发心翻旧日恶,依止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佛教正法而得解脱,具足三宝功德,为利众生而究竟成佛。

编辑本段 仪式   皈依三宝一定要举行皈依的仪式。这就是“三皈”的传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入门。依南传佛法的 传统 ,这只需要一个简易的仪式,五分钟就结束。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由一位具德比丘僧人主持见证,至诚皈依,我们才能得三宝的加持,这种皈依三宝仪式的传承具备了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功能;如果随便皈依,无僧人主持见证,事后恐怕心里会有挂碍。

汉传及藏传的三皈传授仪式隆重而庄严。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接受三皈五戒,不然就不能被当作是佛 教徒 。假如不皈依的话,那就说明我们对学佛还缺乏诚意。有些只肯皈依但不愿持五戒,而说只要心善良就行了,这都是缺乏诚意的借口。至于要不要做早晚课看个人的时间与精进的程度,不需要强制。

编辑本段 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 道德 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

僧宝是指严持戒律的出家人,包括贤圣僧和凡夫僧二类。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三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皈依法名怎么取,法字为头

这个是你的皈依师或依止师帮你取的。自己不要取。

法号或法名,都是指归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即出家众于剃度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归依三宝、受戒时,或生前未归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师父授予的名号。这个是不可以乱起的,尤其不要自己跟自己起法名法号。

各大寺院或宗派均有不同的辈份,一般以法名的第一个字作为标记。以少林寺辈份为例,用七十字诗来标记法裔辈份: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你留意看“永”字辈,最有名的人物你肯定认识的

皈依法名怎么取

在佛法东来后很长时间,僧众都是随师姓,在苻秦间的道安法师,认为随师不如随佛 ,所以建议天下僧众共以“释”为姓,即现今之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等都是以佛为姓 。但法名可以按辈分来排,这在许多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家都见过,当然这只是指其中关于按辈分取法号的部分,又佛经中曾说,我处众生,成佛之后,共名妙音如来 ,所以也可以认为“妙音”是我等修佛者的共同法名。

法名由皈依师父或剃度师父、传法师父按照所属宗派传承的字辈取名,字则是由师父或者自己取的,法号或者说字号一般是自己取的。法名两个字,前一个字代表着宗派字派传承,后一个字则是按照个人的因缘取的。如永信法师,永字代表着曹洞宗字派传承(“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信字则是给僧人个人取的,以示区别。

扩展资料

出家众于剃度仪式或入观仪式举行过后,或在家众于归依三宝 、或投入三清门下时还有受戒时,或生前未归依、受戒的在家人殁后于葬仪时,由禅师或者道长授予的名号。在中国、日本等地,以加入教团成为释子,即誓约受持戒法,因此皆另取法名。

中国古人一般名字就两个,“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是出家僧人的师傅或长辈可以称,外人只能称呼“法号”。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我国佛教界所用的法名,其中往往有一字是所有师兄弟所共同的,此即与传承辈份有关的演派字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名

佛弟子皈依三宝时,皈依师起的法号和后来皈依上师时起的法号不一样,请问该用哪一个?

有许多念佛人,念了几年佛,听说那里参禅好,他就去参禅去了;听说有个仁波切来灌顶,他又把阿弥陀佛丢掉了,去灌顶去了。他为什么会去干这些事情?他有疑惑。为什么有疑惑?没有搞清楚,他如果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不要说一个仁波切来灌顶,一万个仁波切来灌顶我也不去。我为什么不去?因为我每天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给我灌顶,比他们强多了。他们那个算得了什么,他们没成佛。连灌顶的意思都不懂,拿一点水头上滴两滴,这就灌顶了!灌顶还要收费的。在美国传授三皈、五戒、灌顶都收费的,都订有价钱。我在迈阿密讲经,同修们来问我:法师,你这个皈依价码是多少?当然价钱愈高就愈值钱,这个不如法。我说:我这个地方没有价钱。没有价钱,最不值钱的,所以大家也就不来了,迷惑颠倒。

不可以东拜一个师父,西拜一个师父,到你死了,你究竟跟那位师父去呢?根本就无所皈依,因你有太多师父了。在佛教里我们是讲真理。中国很多老佛教徒一生皈依很多次,你问他:‘究竟什么是皈依呢?’他把眼睛一睁,却无话可讲。皈依了几十百次,却不知什么叫皈依,你说这可不可怜?他说:‘所有出家人都是他师父。’但我说他一个师父都没有,因为他的心不相信,那怎么能得救?不相信,就不能得救,心里相信,才能得救的。在中国,比丘和比丘之间闹意见,就是这个原因。这位法师的徒弟,跑到另一位法师去,这无形中表示这位法师没有道德,于是两位法师生起意见,斗起法来,本相露出,无明火大发,如中国某些法师,就是为徒弟斗得如水火,不能相融,因为徒弟偷偷摸摸去皈依,你怕我把你的徒弟抢了,我也怕你把我的徒弟抢去。

若想要皈依,开始便要找一个好师父,既皈依后,就不要违背师父了,背叛师父,就是个叛教徒。在佛教里也不需要皈依一次又一次,说:‘我头一次皈依,大概佛不知道,所以我再来第二次。’那么你头一次皈依,佛若是不知道,那第二、第三次,千万次,佛也不会知道的。为什么呢?佛不是在那儿睡觉,没看见你皈依,佛是一位大觉者,只要你心中想真正皈依佛教,佛便已经知道了。所以说:‘感应道交难思议。’你若说佛不知道,你根本就不是信佛,根本也没有皈依,就算你皈依几千万次,也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