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完成哪些工作?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

3541℃ ROBERTO

概念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完成哪些工作?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

概念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需求分析,设计关系图!

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啥

数据库是数据的仓库,是很多管理系统最底层的东西。然后供用户进行存取、修改等操作。比如说学校里的学生管理系统,学生的信息都是存储在数据库里的;超市的整个管理运营也是基于数据库的。

数据库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

   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谁能简述程序设计思想及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

1.程序设计思想就是如何用程序语言描述世界。

2.数据库设计有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

一般,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大致可分数据库设计为5个步骤:

1)需求分析;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业务活动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弄清所用数据的种类、范围、数量以及它们在业务活动中交流的情况,确定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形成用户需求规约。

(2)概念设计;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3)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4)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

(5)验证设计;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并具体建立一个数据库,运行一些典型的应用任务来验证数据库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一般,一个大型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反复。当设计的某步发现问题时,可能就需要返回到前面去进行修改。因此,在做上述数据库设计时就应考虑到今后修改设计的可能性和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