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烈士怎样能查到呢?战争年代部队以为他牺牲了直到74年他因公殉职才知道他还活着?????

2238℃ CALVIN

1974年的烈士怎样能查到呢?战争年代部队以为他牺牲了直到74年他因公殉职才知道他还活着?????

在战争年代病故的军人可不可以被评为烈士?

不可以,没这先例。

[语文]:茹志鹃的《百合花》中“树枝、野菊花、百合花被、硬馒头”等词的作用是什么?

茹志鹃的《百合花》中“树枝、野菊花、百合花被、硬馒头”等词的作用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以通讯员为代表的战士们生活艰苦,但通讯员却可以为同志而慷慨就死,精神可贵。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

《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

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

1957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鹃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  。

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1946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

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

于是,茹志鹃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上。

战争年代,各国如何对待战亡士兵的尸体

在战争年代,就一定会有士兵为国牺牲。所以每次发生过战争之后,各国都会派出士兵去战场清理战友的尸体,那么他们会将战场上士兵的尸体如何处理呢?各国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看我国,我国是一个十分尊重士兵生命的国家,所以在战争之后,我们会去战场将阵亡的士兵的尸体全部带回,辨认身份之后给他们回去树立烈士丰碑,进行火化。并且要将骨灰送给士兵的家人,即便是那时候我国资金十分的短缺,但是也会省下一笔钱用来给士兵的家属。

在二战期间,我国无数士兵为国家的胜利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我国的烈士英雄,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像我国这样优待战亡的士兵的。

德国这个国家其实也算是比较敬重生命的,希特勒统治时期甚至连士兵的军服都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虽然他对犹太人无比的残酷无情,但是对德军还是相当有感情的。当时在德国也是对战亡士兵有所交代的,感谢他们为国牺牲!所以德国在打仗之后,也一定会派出士兵前去战场去收拾德军的尸体,然后将他们集中在一起全部火化掉,也算是对士兵的尊重。

但是日本这个国家是最为残忍的国家,原以为他们只会对侵略国的人民如此的毫无人性,却不曾想他其实对本国子民也依旧是残酷无情的。就像日本士兵,他们在为国家战死沙场之后,国家并不会派出士兵前去战场收拾他们的尸体。而是任他们横尸遍野,但大家都知道尸体,长时间不处理之后就会发生腐臭的味道。

所以当时很多日军的尸体都是我国的百姓进行搬运的,因为如果尸体停放时间太长,可能就会发生病疫,这些在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士兵在战死之前,都是想着一心的为天皇卖命。估计到死也没有想到,自己战死沙场之后,竟然是会被受到这样的对待。

但是在日本战争的后期,却常常会有日军前去战场将他们战死的战友尸体运回去。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说出原因恐怕大家也是不敢相信,因为当时日本在战争的后期,所有的物资和粮食几乎已经用光了。

很多日军都是长时间饿着肚子,所以他们实在无法忍受饥饿,就将战死士兵的尸体全部运回去,具体做什么大家也是可想而知了。所以日军在那个时候真的是毫无人性,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解放前参加革命离退休老干部2014年病逝。算烈士??

不算 烈士是指战争年代或者因公殉职的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