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菲律宾沦陷了。美国为什么要让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让温莱特将军接替麦克阿瑟?

8659℃ DEAN

二战菲律宾沦陷了。美国为什么要让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让温莱特将军接替麦克阿瑟?

1942年3月11日,罗斯福总统为什么要让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让温莱特代替,罗斯福是保护麦克阿瑟吗

是的,就是为了保护麦克阿瑟,不想让他成为日本人的俘虏,落在日本人手里!

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说了句什么吗

1941年6月,美国军方采纳“彩虹5号”计划,决定一候与轴心国作战就把重点放在欧洲。7月,华盛顿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晋升为中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下辖温赖特指挥的第1军和帕克指挥的第2军。12月8日, 日军继偷袭珍珠港之后,对菲律宾发动进攻。由于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驻菲律宾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几乎要拿父亲留下的手枪自杀,与菲律宾人民共存亡。但是,罗斯福在1942年2月8日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及其家属撤离菲律宾。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麦克阿瑟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3月11日晚,麦克阿尔无奈撤离。于是所有部队则从马尼拉撤往巴丹半岛固守,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就在1941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晋升为上将。1942年1月,日军进占马尼拉。日军随后多次进攻巴丹半岛,但未能成功。当日本广播电台的“东京玫瑰”嘲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时候,麦克阿瑟要求陆军部派遣飞机飞越菲律宾上空以打击“敌人宣传的气焰”,稳定守军士气。然而,这种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3月,得到增援的日军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等地的美菲军发起攻势。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俘虏,命令他将指挥权转交温赖特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指挥该区盟军作战。 3月11日夜,麦克阿瑟在从科雷吉多尔登上鱼雷艇离开菲律宾之前,发誓“我还要回来”。4月9日,巴丹美军及菲律宾军约75000人被迫向日军投降。 5月6日,巴丹陷落后转移到哥黎希律岛指挥作战的温赖特被迫请求投降,并于次日通过马尼拉广播电台命令所有美菲军队投降。

呃。。。以上全是废话,你要的答案就是这一句——“我还要回来”

麦克阿瑟是如何收复马尼拉的?

在莱特岛战役中美军阵亡3500人,伤1.2万人。日军在保卫莱特岛的战斗中损失约5万多官兵,另外还有4万余人乘船前往莱特岛的途中因船只被美军的潜艇或飞机击沉而葬身海底。

尽管莱特之战让山下奉文将军的队伍损失了近10万人,但他仍有27.5万人可用于保卫吕宋。但他不想让这些官兵在林加延湾海岸的战斗中遭到无谓的伤亡,在那里他们可能会被美国海军的炮火歼灭。他也不打算死守马尼拉。如果那样,他就得打赢吕宋中央平原一仗,但是他没有足够的火力和机动力在美国拥有回旋余地的地方和麦克阿瑟决战。

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大约就是进入山区——这是吕宋岛上特别有优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那里修工事,坚守阵地等美军自己送上门。他在吕宋北部山区部署了约15万人;还有75万人部署在马尼拉以东的高地上;另外3万人沿着俯视克拉克机场的高地布防,只留下2万人保卫马尼拉,1.6万海军陆战队保卫港口。8月15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也就是说由他接受日本投降。他不想私下处理这一事件,不像艾森豪威尔那样,允许德国在上午很早的时候,在一间阴暗的普通教室里向他投降。麦克阿瑟想要一个仪式,要举办一个盛大的有纪念意义的仪式,让全世界都能看到。海军对让他接受投降的事不太高兴,但是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这一仪式有助于抚慰他们受伤的自尊心,还肯定会让哈里·杜鲁门高兴。总统的女儿玛格丽特曾为这个重达45万吨的庞然大物剪彩下水。9月2日这一天,在“密苏里号”军舰上,麦克阿瑟作为美国的全权代表,与中国、苏联、英国等代表一起,接受了日本的正式投降。全世界终于迎来了它短暂的没有硝烟的和平的日子。

美菲联军为什么要投降

巴丹死亡行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制造的震惊世界的战争罪行与虐待俘虏事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陆军也开始侵略菲律宾,并与美国及菲律宾的联合守军交战,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美菲守军与日军激战达4个月,最后因缺乏支援与接济,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这近8万人被强行押解到120公里外战俘营,一路无食无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枪杀,在这场暴行中约15000人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