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这种一条法律啊? 中国法一共有多少大类

3179℃ FREDERICK

是不是有这种一条法律啊?中国法一共有多少大类

我国法律一共有几条啊?

现收集整理出国家法律法规共1109部,其分部情况如下:

宪法及宪法性法律:2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3条;

刑法类: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423条;

民法类:2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263条;

行政类:5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93条;

经济法类:84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63条;

财务税收法规:5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73条;

医疗医药卫生法规:5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83条;

道路交通法规:2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33条;

海洋法规:4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3条;

房地产及建筑法规:104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93条;

劳动法类:4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443条;

公务员相关法规:1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23条;

反腐倡廉(党内):2部;

知识产权:22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3条;

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1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0条;

环保类:60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5条;

新闻出版:19部;

司法诉讼程序类:3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22条;

劳动教养法规规章:6部;

文物保护法规:8部;

广播电视政策法规:2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3条;

烟草法规:1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1条;

宗教法规:6部;

工商行政管理:11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59条;

信息化类:2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7条;

其它类:52部,涉及其它类司法解释:3条;

非典专题法规文件:134部

我这样做有没有违法

1、按照《劳动合同法》33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所以你与前老板签订的合同对后来的老板仍然有效,除非变更解除相应条款。

2、按照《劳动合同法》第23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24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所以用人单位可以和你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2年内,禁止你从事同类业务,这叫“竞业禁止”。但是竞业禁止不意味着用人单位没有义务,用人单位的义务就是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间内,必须按月给予被限制竞业的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不受竞业禁止的限制。

是不是只要有法律事实就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完全正确!

  1、这是由法律事实的定义所决定!

  2、法律事实的定义: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3、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的事实,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法律事实,只有当某一事实符合了法律规定,并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时,它才能称之为法律事实!

  4、法律事实的主要特征,就是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

  当然同样的事实,在某国可能是法律事实,在另一国可能就不是法律事实,这主要是由不同国家的法律规范所决定的。比如:有些国家规定穿某服装上街是违法的,有的国家则百无禁忌等等。同样是举行结婚仪式,有的国家规定在教堂举行婚礼即完成了法律上的结婚手续,而有的国家规定必须到法定机关登记,如此一来,同样的仪式,是否产生夫妻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不一定。

  5、又例如:洪水发生后,引起某人损害,但若某人未与保险公司在此之前建立保险合同关系,就不可能直接引起保险赔偿关系。可见,有的事实发生后并不必然成为法律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事实要成为法律事实有其法律前提——如在这个事实之前存在一个具体约定,如买卖合同、保险合同等,并且这种合同约定不违法,这样,一个事实发生后,由于它符合法律及当事方约定的情形,所以才成为了法律事实。

       但有一个概念是明确的,一个事实只要在某国的法律规范中可以称之为法律事实,就必然会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即只要有法律事实就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学校有权利没收学生手机吗?

作为学生学习的老师,老师有责任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如果学生违反上课纪律玩手机或者因为玩手机影响了学习,老师有权利暂时没收手机,并采取相应措施。只不过手机始终是学生的个人财产,学生有权利要回自己的手机,只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承认之后,老师还是要把手机归还,不得以其他理由继续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