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人宁可直接跳槽,也懒得和老板提涨薪? 老板高薪招聘新人

270℃ DAN

为什么现在的人宁可直接跳槽,也懒得和老板提涨薪?老板高薪招聘新人

企业为什么宁愿高薪用新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涨薪

【1】社会客观分析。

大格局

老员工在企业呆了1年以后,肯定都会对涨薪有所需求,这是必然的,毕竟物价和各种生活成本都在逐年增加。

而且作为又多了一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其本身的市场价值也是会有相应的增加,企业对老员工会逐年涨薪,这是稳定人才很必然的手段。

所以,对于大部分发展势头良好,老板人也有大局观念的企业,都会在企业的薪酬制度中,明文规定了涨薪的事项。

而对于那些企业薪酬制度中没有明文规定涨薪事项的企业,无非是如下三类:

1.企业发展状态堪忧,朝不保夕,哪怕表面欣欣向荣,一片祥和;

2.企业发展状态良好,但是整体从业人员可替代性强,流动性大;

3.企业发展状态良好,老板却比较重视挣短钱,没想着长期发展企业。

如果很不幸你目前所处的企业,正好是上面中的三类,那你就趁早打消对涨薪的期盼吧,希望很渺茫的。[拥抱安慰]

【2】同岗同筹的情况下,企业为什么更愿意用新人?

群体成本低

如果企业没有明文规定会固定时间固定涨薪,若是给个别老员工涨幅了薪水,必定会造成其他老员工的不满。

若是给所有人都涨薪,整体成本是企业承担不了的,要不然企业也不会不主动涨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企业宁愿流失老员工,也不会妥协涨薪。

不过在这种表象之下,你还一定要明白的是:

企业不会是对所有老员工都不涨的,对于那些老板还需依靠其力量发展的企业高层,涨薪是早就偷偷涨好了的。

上面提到的所有的老员工,是指那些可替代的老员工。

如果你没有被企业主动涨薪,那只能说明,你在企业里可替代性很强,走了你这个不怕没下一个人顶上。

2.企业需要新鲜的血液

我们都知道老员工工作久了,自身的惰性会特别大,而且也会因为更了解企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之外投机取巧的情况也会很多,

更甚者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不服从企业管理,甚至有些还会利用企业的监管漏洞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同岗同筹的新员工会比老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利。

新员工一则:为企业带来了新鲜感;

二则:因为人生地不熟,会更服从企业管理,也更容易给企业创造价值;

三则:新鲜的血液会带来新鲜的思想,新鲜的思想会带来新的企业机遇和发展;

四则:新员工因为不了解企业的现有情况,更容易被忽悠,更容易激情无私的奉献。

新员工的前三点好处是大部分企业都很看重的,所以这也是很多企业都会注重年轻新员工入职率的问题。

而第四点,是发展不好的企业,爱以忽悠画大饼的方式用人的企业,更看中的一点。

所以,不管怎么算,都是用新员工比用老员工更合适呢。

3.企业的选择空间太大了

在我们国家,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好几百万,好几百万呀!

虽然我们的祖国一直在快速的发展,可从2008年开始,这种快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缓慢发展期,而且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蔓延,自主科技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无形之中都在替代着人工劳动力。

一边是就业市场环境的萎缩,人工劳动力的被替代,

另一边是每年如雨后春笋般涌入社会的大学生,

这两个因素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人才选择空间,

因为我有的选,所以我有恃无恐。

看到这些分析,你还会对标题里的问题感到疑惑吗?

我们很多时候对很多问题觉得疑惑,觉得想不明白,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站在了自己的那一隅之地看待问题。

如果我们能跳脱出自己的局限,站在整个事件的上方,俯视着看待问题,很多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所以哦,跟面临的困惑比起来,我们更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思考,如何逃开自我的局限。

愿我们都能努力的成长为不可被替代的人才呢!

因为你值,

所以你值!

为什么公司宁愿老员工跳槽,也不愿给他相应的工资

1. 大部分企业老板都跳不出一种旧有观念,包括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表面上常说“以人为本”,实际上,他们认为企业是老板“一个人”的企业,这些老员工都是企业或老板“一手栽培”,今天老员工走了,明天企业再培养新员工,只要BOSS有能力,下面的员工能力不是最重要,差一点,好一点,公司一样运转,体现我们不少老板那种“唯我与自负”的心态。2. 老员工因薪水问题辞职,有些老板虽然极力挽留,却很少主动提出加薪。如果由此得到加薪,老板怕其他老员工会被误导,以辞职作为加薪的筹码。3. 如果老员工所处职位对这个老板来说重要至极,例如,老板技术方面不精通,整个企业就他一个老员工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这种技术的专才很难找,他一走,现有的订单都做不了。有些老板只害怕那种,万一他一走,企业立刻就停顿的老员工。4. 即使你是非常厉害的专才,当他误认为员工想威胁他加薪,部分老板也有“勇气”舍弃你,在他的“企业帝国”中,有时候,自负与一时冲动的“勇气”就可以放弃的了。古人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板又爱面子,没办法。老板心态可能是,“这个是我的企业,只要有我在,企业离开那个员工就不行的?不可能!如果我离开他就不行,别人会以为,那他还比我厉害?这是一场战争,我是不能输掉的。”

于是,结局可能是,宁愿让公司的老员工(有资质能力)的流失,都不愿为老员工加薪,而去另外招人(在同一赶岗位上招一到二个人),到最后还是说以前的老员工干事好。最后补充一下,

为什么公司宁愿招聘新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涨福利?

如今在职场上,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公司宁愿高薪聘请新人,却眼睁睁的看着当初一起打江山的老员工一个接着一个离职,也不愿意涨一点工资来留下他们。究竟怎么回事呢?

说起越来越多公司“宁愿花11K重新招人,也不愿意花9K留住老员工”这个梗,老员工立马义愤填膺,恨的牙痒痒,抱怨公司不讲人情,招的新人,工资一个比一个高,就不明白到底比我们强在哪!

然而,宁愿高薪招新人,也不给老员工涨一点工资,就算老员工愤而离职也在所不惜,这已经成为职场潜规则,被很多公司尤其大中型公司作为通行惯例执行。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公司宁愿高薪聘请新人,也不愿给老员工涨工资呢?

第一、加薪制度问题

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者创业型公司,因为业务需要,薪资体系相当灵活而多变,涨薪幅度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一般的传统中大型公司,其加薪制度都有既定流程和固定频率,相对稳定。通常一年有一次普调的调薪机会,在年初或第一季度进行。当然也有个别情况,如员工升职,特别奖励等可在任何时间进行。

普调涨薪的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公司会在上一年度作出整体加薪预算额度,然后分解到各部门,部门经理会根据这个分解下来的额度,制定本部门员工的加薪计划。

第二、老员工其他福利高

如果仅从工资的角度,或许公司招聘进来的新员工或许会高于老员工。但是,老员工在公司待的时间越长,不管是工龄的工资还是其他的福利,都会越来越多,而这些支出会远远超过招聘一个新员工,所以很多精打细算的企业选择招聘新员工,因为公司的各方面制度已经很完善了,所以不用担心走了老员工,公司就垮了之类的。

第三、新员工更有干劲

在一个企业里,总有一些工作了五年以上的老员工,但是这些老员工最大的优点,就是每天工作都很稳定,没有创新,更没有新来的有干劲,如果公司里换掉这样的员工,逼着这些老员工离职,那么这样就会带动整个公司干劲十足。正所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第四、按市场定价

在各行业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引进新人才,吸收新idea,吐故纳新才才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每个岗位在人才市场上都有明码实价的标签,企业在招聘新人时,当然要遵循“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就是用市场价格招到适合的人才。

因此,对于公司老员工来说,与其每天抱怨新人比自己工资高,与其不断抨击公司的薪酬体系,寄希望于公司“幡然悔悟”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还不如掂量掂量自己,一旦把你放到人才市场的摊位上,到底值多少钱。说不定到时你连抱怨的勇气都没有。

为什么老板宁情愿高薪招新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涨工资

职场上有个怪圈,老板们更愿意高薪去招聘新人,也不愿意给同等职位的老员工涨薪到相同水平。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方面,公司鼓励员工忠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并设置工龄奖或类似福利作为鼓励;另一方面,老板又不断花更多的钱从外面招聘新人,让老员工感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关于新老之争背后的原因,有这样几种说法:

成本说

有很多HR认为,招新人成本低,培养周期短,培养老员工不仅要花时间花精力,还不一定有成效。这个说话有些站不住脚。

招聘一个新人,招聘成本、试用期成本及所替换老员工的成本,比起培养老员工恐怕时有过之而不及,不同之处在于招新人大家觉得花钱是理所当然,而同样的钱培养老员工就觉得是一笔投资,更不要说用样的钱作为年度调薪了。

能力说

一些企业崇尚拿来主义,技术可以拿来,资源可以拿来,人才也可以拿来。

招聘高能人才,的确是一种便捷的人才获取方法。老员工可以从新人身上学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公司可以融入新鲜血液,人才也因跳槽而获得高薪。这看似各得其所,两全其美。

但笔者要提醒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这个“人才”是以有共同价值观为前提的。

管理说

有些管理者直言,员工“倚老卖老”是自己所反感的,尤其是遇到问题以“我不会,我不做,我不学”为借口的“三不”员工,这时管理者宁愿招个新人,用着顺手,也可以敲山震虎。当然,这里不是一棒子打翻所有人,很多老员工确实是公司的宝贝。

从深层原因来看,是价值衡量。老板觉得招聘一个新员工比给老员工涨薪有价值;对员工来说,是对留下来有价值还是跳槽有价值的衡量。本文仅探讨前者。

从组织生态来说,员工在组织中的价值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认可。

从老板的角度看,员工有五类,从关系远近可分为同道、分忧、分劳、分神、分心五类。

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实是一小部分志同道合的人群所经营的,这部分人称为核心团队或关键人才,对老板而言就是同道。

还有部分员工可以帮老板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这就是分忧。

分劳,是更疏远的一种关系,推一下动一下,发出什么命令就机械执行的员工,更类似老板的手脚。这类员工的心态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实在不行还有别的地方可以“挂单”。而分神、分心的员工,则属于公司的不良资源,只是程度不同,前者是如烂泥扶不上墙、给了机会还拒绝成长;后者则是惹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乱。

员工的职场价值是通过企业这个载体体现的,你可以选择不再这家企业努力,但你一定要选择一家企业增值。把工作做好,做到让老板放心、安心,这是自我增值的不二途径,也是优秀职场人的高度自律。每个职场人除了公司发的薪水外,还有第二份薪水,这是隐形的,而且还常常以麻烦、困难甚至“不值得的”面孔出现,这就是公司给你的发挥所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