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运用固态相变的理论解释析出相的形貌与相变阻力之间的关系? 固态相变的阻力

7291℃ DIANE

试运用固态相变的理论解释析出相的形貌与相变阻力之间的关系?固态相变的阻力

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那些因素构成相变的阻力?

展开全部

特征:1.相变阻力大2.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3.母相晶体缺陷对相变起促进作用4.易于出现过渡向。因素:应变能的作用、原子扩散。

固态相变的阻力有哪些

如果单纯的物理变化(融化,和气化)主要的阻力是范德华力。

一般在相变中还会伴随有常规的化学变化,这时候就要克服分子键能的阻力了。

固态相变时,形成新相的形状与过冷度大小有何关系

从热力学角度来说,固态相变与液固相变相比,一些规律是相同的,其共同点是:相变驱动力都是新旧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相变都包含形核与长大两个基本的过程。 而二者在相变特点上的区别在于固态相变的母相为固体,其具有确定形状、有较高切变强度、内部原子按点阵规律排列,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分不均匀的结构缺陷。相变以晶体为母相,必然与液固相变相比存在一系列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变驱动力来源于两相自由能之差,差值越大,越有利于转变的进行。 界面能增加 相变阻力大 额外弹性应变能:比体积差 扩散困难(新、旧相化学成分不同时) 固态相变与固液相变相比,相变阻力更大是因为多出了一项应变能和扩散更难进行。 (2)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新相的某一晶面和晶向分别与母相的某一晶面、晶向平行。 (3) 惯习现象:新相沿特定的晶向在母相特定晶面上形成( 沿应变能最小的方向和界面能最低的界面 )。通过降低界面能和应变能而减小相变阻力是惯习现象出现的原因。 (4) 母相晶体缺陷促进相变:固态金属中存在各种晶体缺陷,如位错、空位、晶界和亚晶界等。母相中存在缺陷,由于缺陷周围有晶格畸变,自由能较高,在此处形成同样...从热力学角度来说,固态相变与液固相变相比,一些规律是相同的,其共同点是:相变驱动力都是新旧两相之间的自由能差;相变都包含形核与长大两个基本的过程。 而二者在相变特点上的区别在于固态相变的母相为固体,其具有确定形状、有较高切变强度、内部原子按点阵规律排列,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分不均匀的结构缺陷。相变以晶体为母相,必然与液固相变相比存在一系列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变驱动力来源于两相自由能之差,差值越大,越有利于转变的进行。 界面能增加 相变阻力大 额外弹性应变能:比体积差 扩散困难(新、旧相化学成分不同时) 固态相变与固液相变相比,相变阻力更大是因为多出了一项应变能和扩散更难进行。 (2)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新相的某一晶面和晶向分别与母相的某一晶面、晶向平行。 (3) 惯习现象:新相沿特定的晶向在母相特定晶面上形成( 沿应变能最小的方向和界面能最低的界面 )。通过降低界面能和应变能而减小相变阻力是惯习现象出现的原因。 (4) 母相晶体缺陷促进相变:固态金属中存在各种晶体缺陷,如位错、空位、晶界和亚晶界等。母相中存在缺陷,由于缺陷周围有晶格畸变,自由能较高,在此处形成同样大小的晶核比其他区域获得更大的驱动力,新相晶核往往优先在这些缺陷处形成。母相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晶内缺陷越多,形核率越高,转变速度越快。 (5) 易出现过渡相:过渡相是一种亚稳定相,其成分和结构介于新相和母相之间。因为固态相比阻力大,原子扩散困难,尤其是当转变温度较低,新、旧相成分相差较远时,难以形成稳定相。过渡相是为了克服相变阻力而形成的一种协调性的中间转变产物。通常是现在母相中形成与母相成分接近的过渡相,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由过渡相逐渐转变为自由能最低的稳定相。

1、固态相变的驱动力包括什么?阻力有哪些?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根据奥氏体的最大含

1、固态相变的驱动力和凝固一样,新旧两相的自由能差。阻力包括新相的表面能和新旧两相晶格差异产生的应变能。因此固态相变阻力更大,容易出现亚稳相、新相形貌有球状、饼状和针状等。而且存在一定的位向学关系。

2、奥氏体最大含碳量2.11,平均1个C:10个Fe,FCC结构含有4个铁原子,4个八面体间隙。平均5个晶格有2个碳原子,10个八面体间隙含有1个C原子。

3、相图上的临界点是平衡状态的,加热时需要有过热度,抵消新相形成的表面能。冷却时也一样。实际加热有Ac1/Ac3/Acm,冷却时有Ar1/Ar3等表示。加热时加热速度越快,实际转变点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