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组织细胞内微生物数量小于或大于正常生存标准数量使生物致病的机理是什么?微生物数量决定健康对吗?

4773℃ PEDRO

生物组织细胞内微生物数量小于或大于正常生存标准数量使生物致病的机理是什么?微生物数量决定健康对吗?

农业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

一、选择题

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

A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D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2. 肽聚糖物质存在于( )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细菌的细胞膜

3. (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物质跨膜运动的方法。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 D翻译

4. 营养菌丝是那些用于( )的菌丝。

A产生繁殖结构 B吸收营养 C形成线粒体 D形成隔壁

5.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 )组成。

A DNA但无RNA B RNA但无DNA

C 同一个病毒中有DNA和RNA一起 D 或DNA或RNA

6.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7. 纯培养是其中(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8.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 细菌 D 病毒

9. 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 酶不起作用 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 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0. 干热法常用于( )灭菌。

A 盐溶液 B 细菌培养基 C 油料物质 D 医院的毛毯

11. 紫外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

A糖类 B 酶类 C核酸 D 细胞壁

12. 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 )。

A 氧化还原反应 B 日光 C ATP分子 D 乙酰CoA分子

13. 被称为腐殖质的土壤物质主要包含(   )。

A 磷酸盐和硝酸盐 B 无机物质如氧化铁 C 发酵的酸和碱 D 耐腐败的有机物质

14. 光合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

A 氮 B 氧 C 钾 D 锌

15. 以下都是地球上的氮循环的必要成分,除了( )之外。

A 磷酸钙 B 氨 C 硝酸盐离子 D 氨基酸

16. 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是( )。

A. 磷脂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LPS

17. 异染粒是属于细菌的( )类贮藏物。

A. 磷源类 B. 碳源类  C. 能源类 D. 氮源类

18. 下列微生物中,(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19. 下列(  )是真核生物。

A. 放线菌 B. 酵母菌 C. 蓝细菌 D. 细菌

20. 一般真菌适合的培养基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高氏一号培养基 C. 硅酸盐培养基 D. 马铃薯培养基

21.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 )的病毒。

A. 酵母菌  B. 霉菌 C. 放线菌和细菌  D. 原生动物

22. 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A. 主动运输 B. 扩散 C. 促进扩散 D. 基团转位

23.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 。

A. 芽殖 B. 裂殖 C. A、B均有

24. 细菌常用 法制片观察其菌体形态。

A. 水浸片 B. 印片 C. 涂片

25. 细菌鞭毛的功能是 。

A. 交配 B. 运动 C. 吸附

26. 制作酸奶的微生物学过程是 。

A. 乳酸发酵 B. 丁酸发酵 C. 酒精发酵

27. 反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的产能方式是。

A. 有氧呼吸 B. 发酵作用 C. 厌氧呼吸(亦称无氧呼吸)

28. 纤维分解菌的营养类型是。

A. 化能异养型 B. 化能自养型 C. 光能异养型 D. 光能自养型

29. 放线菌菌落的外观形态是。

A. 大而突起 B. 小而紧密 C. 大而疏松 D. 大而平坦

30.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 为最多

A. 真菌 B. 藻类 C. 细菌 D. 放线菌

31. 真菌包括 、 和 。选项为(     )

A. 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B.根霉、木霉、曲霉 C. 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白地霉

32. 锁状联合是担子菌 的生长方式。

A. 双核的初生菌丝 B. 单核的初生菌丝 C. 单核的次生菌丝 D.双核的次生菌丝

33. 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

A. 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 像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 由其他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34. 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

A. 互生关系 B. 接力关系  C. 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35. 土壤中磷酸钙的溶解主要依赖于 。

A.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 B. CO2溶解产生的碳酸 C. 硫化作用产生的硫酸和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 D.A~C

二、填空题

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骨架是(     )。

2、培养基按用途来划分,可分为(         )、(       )、(        )和(       )。

3、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主要有(      )、(     )和(     )。

4、细菌的繁殖以(      )为主;酵母菌的繁殖以(      )。

5、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      )。

6、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可分为(  )、(  )、()和()四个阶段。

7、原核微生物包括有( )、( )、( )和( )等。

8、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及( )。分别称之( )、( )和( )。

9、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  )、(  )、(  )、(  )、(  )、(  )和(  )等。

三、名词解释

1、芽孢 2、菌丝体 3、生长因子 4、细菌接合  5、生长曲线 6、菌落 7、发酵 8、转导9、水活度 10、根际效应 11、温和噬菌体 12、培养基 13、基因突变 14、基团转位 15、土壤微生物区系 16、根土比 17、根瘤 18、感受态 19、变异与饰变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2、简述荚膜的主要功能?

3、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叫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5、民间麻类物质脱胶的原理是什么?

五、论述分析题

1、如何理解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2、试举便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防腐、消毒和灭菌及其原理?

3、硝化细菌培养基Ⅰ:(NH4)2SO40.5g、NaCl0.3g、FeSO4·7H2O0.03g、K2HPO41g、MgSO4·7H2O0.3g、CaCl27.5g、蒸馏水1000ml。

反硝化细菌培养基:KNO32.0g、MgSO4·7H2O0.2g、K2HPO40.5g、酒石酸钾钠20g、蒸馏水1000ml、pH7.2。

(1)、用硝化细菌培养基Ⅰ培养硝化细菌,指出其C源、N源、能源物质分别是什么?硝化细菌是何营养类型?

(2)、用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反硝化细菌,指出其C源、N源、能源物质各是什么?反硝化细菌是何营养类型?

4、比较细菌与酵母菌的个体形态与菌落特征的异同。

5、配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需培养基时,除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物质外,是否还需专门加入作为能源的物质?为什么?

6、指出以下微生物实验所用物品和场所采用何种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1) 吸管;(2) 培养皿;(3) 培养基;(4) 接种环;(5) 接种室;(6) 制备无菌水;(7)皮肤。

7、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

8、简述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六、综合应用题

例1资料阅读

资料1):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夏、秋两季都有大量的秸秆产生,秸秆总量就高达4000万吨。

人们对秸秆的实际利用率还不足50%,大量的秸秆都被简单的一烧了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每燃烧100万吨秸秆约损失自然肥力5万吨),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资料2):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直接耕翻秸秆时,应施加一些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

问题:

1、请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合理利用四川省秸秆资源的建议。阐明利用方式和微生物学原理。

2、设计研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的实验方案

3、设计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实验方法。

例2 作物的秸秆、稻草及幼嫩的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哪一个腐熟得更快?

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

1、 C 2、 B3、D4、 B5、D6、 B 7、 A8、D9、D 10、C11、C12、B13、D14、B15、A16、B17、A18、A19、C20、D21、C22、D23、C24、C25、B26、A27、A28、A29、B30、C31、A32、D33、C34、B35、D

二、填空题

1、肽聚糖

2、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转化作用、转导作用、接合作用

4、裂殖、 芽殖

5、0.5×2.0μm

6、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7、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8、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杆菌、螺旋菌

9偏利共栖关系 互利共栖关系 共生关系 竞争关系 拮抗现象 寄生关系 捕食关系

三、名词解释

1、芽孢 芽孢是某引起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氏、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2、菌丝体 指菌丝在条件适合时总以顶端伸长方式向前生长,并产生很多分枝,相互交错成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

3、生长因子 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其需要量一般很少。

4、细菌接合 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性菌毛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过程称为接合。

5、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细胞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绘图所得到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6、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7、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8、转导:通过噬菌体的媒介把一个细菌细胞(供体)的宿主DNA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受体)的过程称为转导。

9、水活度: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水的有效性常以水活度值aw表示,水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

10、根际效应:同根际外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群落相比,生活在植物根圈中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有明显不同,表现出一定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有的也称根圈效应。

11、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以后,并不像毒性噬菌体那样发展,而是它们的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而且通过一个世代传至下一个世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

12、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13、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改变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而导致的遗传变化称为基因突变。

14、基团转位:转运的物质分子在通过质膜的过程中,先在化学上被修饰后转动入细胞内,需能量和运载蛋白、逆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

15、土壤微生物区系 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微生物循环的代谢活动强度。

16、根土比 指单位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R)与邻近的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S)之比。即R/S=每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每克邻近的非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17、根瘤 指根瘤细菌感染豆科植物后,在豆科植物根部形成特殊的共生结构,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场所。

18、感受态 是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19、变异与饰变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可遗传性改变。而饰变(modification)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它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其性状变化的幅度较小,其遗传物质未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真菌是指具有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运动的真核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子。

酵母菌是一种俗语,这个术语无分类学意义,指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通常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的单细胞真菌,极少数种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霉菌也是一种俗语,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是一类丝状真菌的统称。在分类上分属于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2、简述荚膜的主要功能?

荚膜是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黏滞性较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厚约200nm的黏液层。

其主要功能:

(1)作为细胞外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质,并能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

(2)能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使之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3、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病毒是指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

(1)无细胞结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至今尚未发现二者兼有的病毒。

(2)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统极不完全,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3)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不能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4)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

(5)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4、什么叫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四大类:①光能自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主要有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和藻类等;②光能异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及简单有机物,主要有红螺菌科的细菌;③化能自养型,能源是无机物,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主要有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和硫磺细菌等;④化能异养型,能源是有机物,氢供体是有机物,基本碳源是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真核生物都属该类型。

5、民间麻类物质脱胶的原理是什么?

微生物分解果胶类物质是麻类植物脱胶处理的原理。麻类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存在于茎秆的韧皮部,纤维素与果胶类物质结合在一起充实于茎秆的木质部及韧皮部与皮层之间。纤维植物脱胶就是利用果胶分解微生物有分解果胶类物质的能力而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从而将果胶类物质分解掉,将纤维完好地脱离出来。民间麻类脱胶采用水浸和露浸两种方法,前者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分解果胶,后者是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分解果胶。

五、论述分析题

1、如何理解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答: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而土壤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土壤是自然界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为土壤具备微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而土壤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①土壤中含有大量变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②土壤中含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③土壤中的水分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④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可满足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而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可满足厌氧微生物的生长;⑤土壤的pH范围在3.5~10.0之间,多数在5.5~8.5之间,是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的pH范围;⑥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这些使土壤成为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场所,所以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人们常称之为“微生物的大本营”。

2、试举便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防腐、消毒和灭菌及其原理?

(1)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如用4℃以下的低温来保藏食品;在密封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防止食物变质;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用高酸度也能防腐;在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

(2)消毒: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如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

(3)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的措施。如高温灭菌、湿热灭菌、间歇灭菌。

3、答:(1)

C源物质:CO2;N源物质:(NH4)2SO4;能源物质:(NH4)2SO4。硝化细菌营养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

(2)

C源物质:酒石酸钾钠;N源物质:KNO3;能源物质:酒石酸钾钠; 硝化细菌营养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

4、(1)个体形态特征:

相同点:单细胞微生物;

不同点: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小,细胞有三种基本形状:杆状、球状、螺旋状,繁殖方式是无性繁殖,以裂殖为主;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比细菌大,一般呈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繁殖方式以芽殖为主、有有性繁殖。

(2)菌落形态特征:

相同点:湿润、黏稠、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质地均匀、较透明、菌落正反及菌落边缘与中心颜色一致等。

不同点:酵母菌菌落形态大多数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湿润,粘稠,易挑取,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颜色较单调,多为白色,少数为红色;若培养时间过长,其表面可产生皱褶;一般有酒香味。有些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芽殖后不脱落,形成各种假菌丝。细菌一般有臭味,生长速度一般比酵母菌快,颜色丰富,透明或较透明。

5、配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需培养基时,除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物质外,是否还需专门加入作为能源的物质?为什么?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满足机体生长所需。

在这里有有机物既充当碳源物质又充当能源物质,是为双功能营养物。

6、指出以下微生物实验所用物品和场所采用何种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1) 吸管;(2) 培养皿;(3) 培养基;(4) 接种环;(5) 接种室;(6) 制备无菌水;(7)皮肤。

答:(1) 干热灭菌;(2) 干热灭菌;(3) 高压蒸汽灭菌;(4) 干热灭菌;(5) 紫外线灭菌或薰蒸;(6) 高压蒸汽灭菌;(7)酒精消毒。

7、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

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

8、简述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衩,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

其主要功能有: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办的损伤。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失去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也就丧失了这结重要功能。

(3)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

(4)赋予细菌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的敏感性。

原核生物的细胞壁除了具有以上的共性外,在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古生菌中,还有其各自的特性,这就是细胞壁的多样性。

六、综合应用题

例1:1、要点:

1)分析秸秆的主要成分

2)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作用

3)秸秆沼气,沼气发酵

4)纤维素酒精,纤维素酶、酵母菌

5)食用菌转化,食用菌生产

6)秸秆发酵饲料,乳酸菌青贮发酵

7)秸秆堆肥(生物肥)

……

2、采样,制备三种培养基和无菌水,稀释平板菌落分离与计数,数据分析与规律

3、采样,制备纤维素培养基(鉴别),稀释分离,反应特征。

例2:作物的秸秆、稻草及幼嫩的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哪一个腐熟得更快?

有机质中的碳氮比(C:N)影响着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也影响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过程中,在适宜条件下,每分解100份的己糖大约利用20份合成细胞物质,大约80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般细菌细胞的C:N平均约为5:1,因此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利用有机质的C:N大致为25:1。

当有机质的C:N为25:1时,微生物可以快速分解有机质,合成自身细胞物质,但没有多余的氮进入到土壤中;而当有机质的C:N小于25:1时,微生物不但可以快速分解有机质,还有多余的氮加入到土壤中;当有机质的C:N大于25:1时,因为此时氮素不足而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为了分解有机质,微生物还会利用土壤中的氮素,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因为随着有机质缓慢地被分解,CO2不断地被释放,C:N不断地减少,以致小于25:1,此时有机质可以被快速分解,最终有多余的氮素释放到土壤中去。

作物的秸秆、稻草的C:N接近80:1,而幼嫩的豆科绿肥的C:N约为20:1,所以后者比前者更快腐熟。

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微生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均存在酶活性调节B.稳

A、在微生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进行新陈代谢,则均存在酶活性的调节;A正确.

B、稳定期微生物数量最大,而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是微生物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B正确.

C、调整期微生物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类,ATP,以及其他细胞成分,如数量增加缓慢可能是酶合成不足;C正确.

D、衰亡期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徼生物数量逐渐减少,仍然有新细胞产生;D错误.

故选:D.

一个微生物的问题,求答案啊

你想知道得可详细请到这个网址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baike.baidu/view/278985.htm?fr=ala0_1_1

组成: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

功能的实现:发挥保护功能的几道屏障 首先是外围屏障。皮肤粘膜是机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的机械阻挡作用和附属物(如纤毛)的清除作用;皮肤粘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粘膜分泌的胃酸等)的杀菌作用;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的正常微生物丛对入侵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其次是内部屏障。抗原物质一旦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后,即遭到机体内部屏障的清除,包括: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①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微生物进入机体组织以后,多数沿组织细胞间隙的淋巴液经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但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会消灭它们,阻止它们在机体内扩散,这就是淋巴屏障作用。如果微生物数量大,毒力强,就有可能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组织器官中去。这时,它们会受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的阻挡。这是一类大的吞噬细胞。机体内还有一类较小的吞噬细胞,其中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它们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但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一样,分布于全身,对入侵的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质有吞噬、消化和消除的作用。

  ②在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素、溶菌酶、干扰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也与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一样,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有助于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③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脉络膜和脑毛细管组成,可以阻止微生物等侵入脑脊髓和脑膜内,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害。血脑屏障随个体发育而逐渐成熟,婴幼儿容易发生脑脊髓膜炎和脑炎,就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缘故。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的。这个屏障既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又能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胎儿,从而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 B.微生物的数量众多,都对人类

A、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微生物除具有生物的共性外,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新种不断发现.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冰川,温泉,火山口等极端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的踪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病毒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有的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如足癣、灰指甲等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但大部分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益;可见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殖是指性成熟的生物体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保证生命的连续性.发育是指在生长的基础上,生物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变化,最终成为一个性成熟的个体,然后经衰老死亡.生长与发育同时进行,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同时微生物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