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安之战的特殊句式,异体字,古今字,词类活用,判断句,通假字? 齐晋鞌之战知识点

2744℃ EDDIE

齐晋安之战的特殊句式,异体字,古今字,词类活用,判断句,通假字?齐晋鞌之战知识点

齐晋鞍之站中所有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帮帮忙啊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1)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原文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

译文 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上面两段译文,除〔 〕内是必要的增补外,字词,古今是一对一的关系;词序、句法结构,古今相同。这种翻译方法就是对译。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原文 彼且奚适也?(北冥有鱼)

(1)

译文 他将要去哪里呢?

原文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2)

译文 楚国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

原文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3)

译文 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讨伐京邑。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4)

译文 晋侯使赵盾饮酒。

原文 邴夏御齐侯。(齐晋鞌之战)

(5)

译文 邴夏给齐侯驾车。

原文(1)的“奚”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适”的前面,今译时应按现代汉语词序置于动词后面。“奚适”应译为“去哪里”或“往哪里去”。原文(2)的“方城”、“汉水”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今译时要移至介词后面。原文(3)的“二百乘”是“车”的后置定语,今译时要移至“战车”的前面。原文(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原文(5)“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古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例如:

原文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1) (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 等到庄公登上君位,〔姜氏〕替公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死在那里,〔不适合给他〕。别的城邑一定听从〔您的〕吩咐。”

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

译文 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1)的译文,补出“姜氏”以明确“为之请制”的主语;增添“从前”和“不适合给他”两处,是为了揭示原文中隐含的意义;增补“您的”以限定听从谁的“吩咐”,使语意表达更清楚。原文(2)于“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惩前省略了主语“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显豁。

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例如:

原文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前出师表)

(1)

译文 从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原文 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2)

译文 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 维禹浚川,九州攸宁。(史记·太史公自序)

(3)

译文 禹疏通河道,使九州安宁。

原文(1)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有”字,原文(2)置于“简子”和“去远”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之”字,原文(3)的句首语气词“维”字与“宁”前的词缀“攸”字,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的表达结构和相应的词语,今译时均可删除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1)

译文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

原文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2)

译文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3)

译文 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名。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移入译文,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名”、“常道”、“常名”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可径直移入译文,保留原貌。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你去看看这里:www.ksbs/ketang/view.asp?id=488&page=2

参考资料:www.ksbs/ketang/view.asp?id=488&page=2

齐桓公伐楚,古今字 异体字 通假字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齐桓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日(2):“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唯是风马牛不 相及也(4)。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 我先君大公曰(6):‘五候九伯(7),女实征之(8),以夹辅周室。’赐我先 君履(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 包茅不入(11),王祭不共(12),无以缩酒(13),寡人是征(14);昭王南征而不 复,寡人是问(15)。”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 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16)。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7)。师退,次于召陵(18)。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19)。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 社稷(20),辱收寡君(21),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22),谁能御 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候(23),准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24),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25)。 【注释】 (1)诸候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 队。蔡:诸侯国名,姬姓,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2)楚子:指楚成 王。(3)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 (4)唯是:因此。风:公畜和母畜在发情期相互追逐引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相距遥远,虽有引诱,也互不相干。(5)不虞:不料,没有想到。涉:淌 水而过,这里的意思是进入,委婉地指入侵。(6)召(shào)康公:召公 爽(shì),周成王时的太保,“康”是溢号。先君:已故的君主,大公:太公, 指姜尚,他是齐国的开国君主。 (7)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的诸侯。九伯:九州的长官。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8)实征之:可以 征伐他们。(9)履:践踏。这里指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10)海:指渤 海和黄海。河:黄河。穆陵:地名,在今湖北麻城北的穆陵山。大隶:地名, 在今河北隆卢。(11)贡:贡物。包:裹束。茅:菁茅。入:进贡。(12) 共:同“供”,供给。 (13)缩酒:渗滤酒渣。(14)寡人:古代君主自称 是征:征取这种贡物。 (15)昭王:周成王的孙子周昭王。问:责问。 (16)次:军队临时驻扎。陉(xíng):楚国地名。(17)屈完:楚国大夫。如: 到,去。师:军队。 (18)召(shào)陵: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偃城东。 (19)不谷:不善,诸侯自己的谦称。(20)惠:恩惠,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 徼(jiǎo):求。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21)辱:屈辱,这里作表示敬 意的词。 (22)众:指诸侯的军队,(23)绥:安抚。 (24)方城:指楚国 北境的大别山、桐柏山一带山。 (25)盟:订立盟约。 【译文】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 因此牛马发情相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 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 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 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 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 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 “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 工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间吧!”于是齐军继续前 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 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 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 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 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 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 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 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 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读解】 据说,“春秋无义战”。这意思是说,春秋是一个诸侯(军阀?) 混战的时代,大家都是为了实际的利益(攻城掠地、抢夺财富之 类)而打仗,大国凭借实力抢夺、吞并小国

韩厥俛定其右的俛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

俛,同俯,异体字,弯下身子。

详细字义:

1、俯的异体字。

2、同“俯”,屈身;低头 。

例:俛伏(弯下身子);俛仰(低头抬头);俛拾仰取(形容极其勤劳节俭);俛眄(斜着眼向下看);俛首(低头)。

4、旧时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词。如:俛附(屈从依附);俛起(身处卑屈的地位而奋起);俛诎(委屈)。

5、另见 miǎn。例:黾(mǐn)俛,勉励,尽力,勉强。

扩展资料:

1、“韩厥俛定其右”译文:韩厥低下身子放稳当被射倒的车右。

2、“韩厥俛定其右”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记叙了春秋时著名的齐晋鞍之战,完整交代了战争的全过程,揭示了齐骄傲轻敌必败、晋同仇敌忾获胜的原因;

3、韩厥在出战前的那天梦见父亲子舆警告自己不要站在战车的两侧,以防被射杀。韩厥于是站在了车的正中,在追赶齐顷公的时候为齐侯驾车的邴夏认出其是个君子,要让人射杀他。齐顷公认为认出他是君子还射杀他不礼。因此射杀了韩厥的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俛

崤之战词类活用.句式.实词虚词整理

  [编辑本段]文言现象

  一、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3)国可得也 4)穆公访诸蹇叔 5)蹇叔之子与师 6)夏后皋之墓也 7)超乘者三百乘 8)无礼则脱 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10)以乘韦先 11)为从者之淹 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13)彼实构吾二君 14)秦伯素服郊次

  二、一词多义

  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

  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同上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四、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 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 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

  五、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犒师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编辑本段]疏通文句,深入研讨

  第一段:

  重点词:管、若、以、国、访、诸(之于)、其、焉、与、辟。

  活用词:劳师以袭远(劳,使 ...... 劳累,使动用法;远,远方的郑国、形容词用作名词。

  秦师遂东(向东方进发,方位词用作动词。)

  1.这一段的内容怎样概括?(限用一句话)

  交代了肴之战的起因和决策过程,着重介绍骞叔对这次争的态度和预见。

  2.这一段实际上写的是两个场面,为什么会为一段?

  “骞叔进谏”和“骞叔哭师”这两个场面的最主要人物是骞叔,合为一段为的是突出骞叔这个人物对此次战争的看法,表现在他的哪些话语中?从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1)骞叔劝谏穆公。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秦军长途跋涉偷远方的郑国很劳苦,而郑国一定会有防备,以逸待劳。

  2“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既然郑国会和悉秦军此次行动,秦军就无用武之地,这样秦军内部就一定会上下不齐心,产生违背纪不服约束的情绪。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这里要注意;“谁”虽为泛指,实际上指的是晋国。下文“晋人御师必于肴”可证。

  指出:秦军偷袭郑国,会遭到晋国伏击。

  (2)骞叔哭孟明等人。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

  预见此次秦军出征必败。

  (3)骞叔哭送其子。

  “晋人御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进一步指出,晋军必定在肴地伏击秦军,秦军此次出征会以失败告终。

  骞叔这三段话表现出他稳健持重、老谋深算、富有远见的思想性格。

  4、骞叔这三段话的目的何在?其语气有何不同?

  直接、间接地谏劝穆公,阻止秦军这次错误的军事行动。但以不同的说话对象,其语气有别:

  (1)谏穆公:冷静分析、用语委婉。

  (2)哭孟明:感叹语气。

  (3)子:语气更重,一片亲情,洋溢于言表。

  5、秦穆公又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用几个词语概括)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态度:访――辞――使出师--诅咒

  思想性格:野心勃勃、利令智昏、刚愎自用。

  第二段:

  重点词:左右、免骨、乘、脱。

  活用词:入险而脱(险地,形容词用作名词。)

  1.这一段写王孙满观师,他怎样看待出征的秦军?其理由是什么?

  秦军必败(先说“必败”,后又用反问句“能无败手”强调这个意思。)

  理由:(1)从主观上看,“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2)从客观上看,“入险地”。

  王孙满能从秦军上下车的礼数看出问题,很有洞察力。而且,其推断也是合乎逻辑可以成立的。

  2.这一段写王孙满对秦军的看法有何作用?

  王孙满的看法与蹇叔的看法不谋而合,可作为“蹇叔论战”的一个旁证。“尚幼”的王孙满在如此见识,与年老却因被野心驱使而失去判断力的秦穆公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段:

  重点词:及、市、先、搞、居、且、遽、吾子。

  谦词、婉语:寡君、敝邑、敢,不腆。

  1. 郑商人弦高遇秦军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对策:(1)犒师。扮作郑国使者去犒劳秦军,暗示郑国早已获悉秦军偷袭的企图。

  (2)“使遽告于郑”。派人立刻回郑国报告敌情。

  思想性格:热爱国家、沉着机智、善于辞令。

  2.这段描述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1)印证了蹇叔的论述:“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2)表现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说明秦军偷袭郑国不会取得成功。

  第四段:

  重点词:视、则、淹、唯是、若何。

  活用词:使皇武子辞焉(致辞,名词用作动词。)

  以闲敝邑(空闲、休息、使动用法)

  1.这一段主要写了怎样的内容?

  郑国采取果断措施,消除了作为秦军内应的隐患。皇武子的致辞,实际上是向杞子等人下的语气委婉的逐客令。

  2. 皇武子致辞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1)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2)孟明不再攻郑,“灭滑而还”。

  3 . 孟明的话与哪一段谁的话相印证,说明了什么?

  与第一段蹇叔“远主备之”的论述相印证。事实证明蹇叔富有远见,料事如神。

  第五段:

  重点词:奉、纵、患、施、谋、兴、御、败。

  活用词:以贪勤民(使 ...... 劳苦,使动用法。)

  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丧服,形容词用作动词。)

  1、这一段包含几层意思?主要写的是什么?

  两层意思:(1)详写晋国内部原轸和栾枝二人在是否攻打秦军问题上的激烈争论。

  (2)略写秦晋崤之战的情况和结果。

  主要写是前者,因此这段可称为“原轸论战”或“原轸力主击秦师”。

  2、原轸和栾枝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

  原轸: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栾枝:不战。“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3、原轸是怎样驳倒对方观点的?从“原轸论战”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原轸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驳斥:

  (1)驳栾枝所说的“秦施”。栾枝说的是过去的秦晋关系,原轸说的是现在的秦晋关系。

  (2)说明伏击秦军并不违背“死君”的意愿。

  思想性格,耿直忠诚善于论辩。

  第六段:

  重点词:请、实、构、逞、拘、原、暂、免、顾、释、惠、赐、稽首、累臣、衅鼓、不朽。

  敬词、尊称:君、辱。

  1、 这一段围绕着“晋释三帅”写了哪几件事?又反映出什么问题?

  三件事:(1)文嬴请释三帅。

  (2)原轸怒斥晋襄公释“秦囚”。

  (3)阳处父追捕孟明等人未成功。

  反映出晋在“ 崤之战”中虽获胜利,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君臣不齐心,暗示秦晋争霸的斗争远远未结束。

  2、从原轸反对“纵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忠直刚烈、鲁莽粗暴。

  第七段:

  重点词:替、眚、次。

  活用词:秦伯素服郊次(穿着素服,名词用作动词。)

  以辱二三子(使 ...... 受辱,使动用法。)

  1、这一段写了秦穆公哪些言行,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行:“素服郊次,乡师而哭”。“不替孟明”。

  言:“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五不以一眚掩大德。”

  思想性格:不文过饰非,能引咎自责,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2、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看,这一段在全篇中有何作用?

  内容:末段秦穆公终于悔悟,认识到蹇叔的判断和分析是正确的,这就点明了秦国失败的原因,从而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结构:“秦伯哭师”与首段“蹇叔哭师”遥相呼应,使全文浑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