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H22O4 + H2O2 = 求化学反应方程式(硫酸铜与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

5597℃ FREDA

C16H22O4 + H2O2 = 求化学反应方程式(硫酸铜与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

硫酸铜与过氧化氢反应方程式

硫酸铜和过氧化氢反应中黄褐色沉淀为过氧化铜,分步化学方程式为:

1、硫酸铜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黄褐色沉淀过氧化铜和硫酸。

CuSO₄+H ₂O ₂→CuO ₂↓+H ₂SO₄

2、过氧化铜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氧气。

CuO ₂+H ₂O→CuO ₂·H ₂O→2Cu(OH) ₂+O ₂↑

3、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重新生成硫酸铜。

Cu(OH) ₂+H ₂SO₄→←CuSO₄+H ₂O

4、硫酸铜在化学反应前后总量没有变化,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硫酸铜和过氧化氢反应总化学方程式为:

2H ₂O ₂→H ₂O+O ₂↑

扩展资料

过氧化氢的性质与应用

过氧化氢粘性比水稍微高,化学性质不稳定,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它是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

°C(31.23

°F),沸点150.2

°C(302.4

°F)。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3,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它的缔合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系数和沸点比水高。纯过氧化氢比较稳定,若加热到153

°C(307

°F)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因其可以发生微弱电离,所以溶液呈弱酸性。

过氧化氢可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对有机物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一般作为氧化剂使用。

重金属离子Fe2+、Mn2+、Cu2+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势介于过氧化氢的电势(0.694~1.76V)之间。例如Fe3+,认为过氧化氢把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成氧气,产生的Fe2+又被过氧化氢氧化为Fe3+,过氧化氢被还原成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氧化氢

初三化学方程式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KMnO4-K2MnO4+MnO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KMnO4-K2MnO4+MnO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2 KMnO4 K2MnO4+MnO2+O2↑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a.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

H2+O2-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

b.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例如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 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

C.观察法(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例如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二、例题解析:

例题1 某同学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写成如下形式:

H2O2====H2+O2

试分析其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既要以客观事实(真实性)为基础,又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在实验室制氧气时已经学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而不是氢气和氧气,尽管在配平的形式上看起来似乎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另外,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必须注意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等符号的正确使用。

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错误:①生成物写错,违背了客观事实;

②有标明气体符号“↑”;

③没有注明反应条件。

正确的写法是:

2H2O2=====2H2O+O2↑

例题2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于1772~1777年的五年间,做了大量的物质燃烧实验,下列几个实验是其中的几例,请你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⑴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铅(Pb)在氧气中煅烧生成 氧化铅(Pb显+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强热红色的氧化汞使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按照书写的步骤进行,在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等的基础之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迅速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说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有多种配平方法,对于不同特点的反应,可以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配平方法的优化。⑴、⑵、⑶均可用最小公倍数法或奇偶数法等方法配平。

答案:⑴4P+5O22P2O5 ⑵2Pb+O2====2PbO ⑶2HgO22Hg+O2↑

关于化学方程式

同主族 :卤族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Cl2 + 2KBr == 2KCl + Br2

Cl2 + 2KI == 2KCl + I2

Br2 + 2KI == 2KBr + I2

不同主族的很多了 比如

2Na+2H2O=2NaOH+H2 ↑ Na置换氢

2Mg+CO2=点燃=2MgO+C    Mg置换C

2F2+2H2O=4HF+O2    F置换O

过渡元素与主族 主要是 Fe Cu  等等  ..

3Fe+4H2O(g)=高温=Fe3O4+4H2    Fe与水蒸气反应 置换出H2

Zn+2HCl=H2↑+ZnCl2    Zn置换出H

2Al+Fe2O3=高温=Al2O3+2Fe   铝热反应  冶炼Fe 

求化学有机化学式表?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 甲烷与氯气 CH4+Cl2 CH3Cl+HCl CH3Cl+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2. 乙烯实验室制法(浓H2SO4作催化剂,脱水剂) CH3CH2OH H2O + CH2=CH2 ↑

3. 乙烯通入溴水中 CH2=CH2 + Br2 CH2BrCH2Br

4.乙烯和HBr的反应 CH2=CH2 + HBr CH3CH2Br

5. 乙烯水化制乙醇 CH2=CH2 + H2O CH3CH2OH

6. 制取聚乙烯、聚丙烯 n CH2=CH2

n CH3–CH=CH2

CH3

7. 乙炔的制取 CaC2 + 2H2O Ca(OH)2 + ↑

8. 由乙炔制聚氯乙烯

+ HCl H2C=CHCl n H2C=CHCl

9. 苯与液溴反应(需铁作催化剂)

+ Br2 +HBr

10. 苯的硝化反应

+ HNO3 + H2O

11. 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 3H2

12. 甲苯发生硝化反应

+3HONO2 + 3H2O

13. 溴乙烷水解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14. 溴乙烷消去反应

CH3CH2Br +NaOH CH2=CH2 + NaBr + H2O

15. 乙醇与钠反应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16. 乙醇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17.乙醇脱水(分子间、分子内)CH3CH2OH H2O + CH2=CH2 ↑

2CH3CH2OH H2O + CH3CH2O CH2 CH3

18.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NaOH + H2O

19.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CO2 + H2O + NaHCO3

20. 苯酚的定性检验定量测定方法:

+ 3Br2 ↓ + 3HBr

21. 丙醛制1-丙醇

CH3CH2CHO + H2 CH3CH2CH2OH

22. 乙醛制乙酸

2CH3CHO + O2 2CH3COOH

23.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H2O + 2Ag↓+ 3NH3 + CH3COONH4

甲醛的银镜反应 HCHO + 4Ag(NH3)2OH 2H2O + 4Ag↓+6NH3 +(NH4)2CO3

24.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H3CHO + 2Cu(OH)2 Cu2O ↓+ 2H2O + CH3COOH

25. 乙酸与氢氧化铜悬浊液

2CH3COOH + Cu(OH)2 = (CH3COO)2Cu + 2H2O

26. 乙酸乙酯制取(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2H5 + H2O

27.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

CH2OH(CHOH)4 CHO +2Ag(NH3)2OH H2O + 2Ag↓+ 3NH3 + CH2OH(CHOH)4 COO NH4

28. 蔗糖水解方程式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9. 麦芽糖水解方程式

C12H22O11 + H2O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30. 淀粉水解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18 23:54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小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氧化铜还原: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H2+ CuO 加热Cu+H2O

CO+ CuO 高温Cu + CO2

触类旁通:联想此三种物质与其它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7、钠的反应:

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催化剂 2Na2O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8、过氧化物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H2O2过氧化锰H2O+O2↑

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1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1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思考:为什么不选择NaOH作为反应物之一?并留心涉及到两性物质的反应。

12、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13、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14、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15、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